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科创中国:5G驱动数智化转型"高端对话 即将开始,敬请期待
第一阶段:开幕式
【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主持人章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在现场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主持人章艳,很高兴在这里能够和大家见面,谢谢大家的光临!
知道吗?其实我第一次来到贵阳,曾经来过贵州,但是贵阳非常的不一样,从我下飞机开始的那一刻开始起,我感觉我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非常的热情好客、人杰地灵,今天由中国通信学会承办的“科创中国:5G驱动数智化转型”高端对话在这里就正式开始了。今天是由中国通信学会承办的这场高端论坛,首先请允许我再一次在这里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谢谢大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曾经在多次讲话中作出重要论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建设,建设数字中国。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推进“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中国通信学会联合相关单位在这里举办数字经济领域的最高端的对话,这次对话具有重要的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出席科创中国:数智化转型5G+万物致新'高端对话的领导和嘉宾有: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科创中国”联合体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先生
中国工程院前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先生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力先生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原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女士
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先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高同庆先生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先生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尚凯莺女士
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冉斌先生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张同须先生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先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张丽女士
贵州通信学会理事长、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副总经理付成才先生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朱永涛先生
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巍先生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先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云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灵运先生
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梁雅莉女士
浙江大学教授,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春晖先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主任刘忠麟先生
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魏巍先生
出席今天活动的有全国地方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代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代表,部、省、市领导及重要嘉宾,学术界、产业界相关单位的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在此不一一介绍了。
这是5G数字领域的一场高端盛会,感谢大家出席参加此次活动。
第二阶段的领导致辞,有请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先生主持!
第二阶段:领导致辞
【主持人: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延川】
主持人:尊敬的周济院士、邬贺铨院士、江小涓院长,尊敬的何力副主任,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通信学会向拔冗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感谢和美好祝愿!向长期以来支持信息通信科技创新工作的业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1数博会“科创中国:5G驱动数智化转型”高端对话活动由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和贵州省通信管理局联合承办。
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典型代表,是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更是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的关键驱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5G发展,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强调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经济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我国信息通信领域学术交流的主渠道、科技创新的主平台、科学普及的主力军、国际民间科学技术交流的主要代表,中国通信学会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倡导和推进信息通信科技、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搭建有深度、高层次的学术界和产业界交流平台。今天,我们特邀政府领导、院士专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的代表,围绕"数智化转型、5G+万物致新"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谋发展,共同探讨5G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战略路径、关键技术和生态培育。
下面,进入领导致辞环节。
首先有请: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科创中国”联合体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先生致辞!有请!
【"科创中国"联合体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贵阳,参加"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科创中国:5G驱动数智化转型'高端对话"活动,围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科创中国"总体目标,在探讨数字化转型相关核心技术基础上,深入研讨5G驱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带来的经济社会变革。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联合体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
"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协系统人才智力和组织网络优势,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壮大发展新动能,组织实施2020年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而着力打造的服务品牌。旨在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以发现企业需求价值和构建园区产业链为重点,通过探索产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实现技术集成、实现服务聚力,推动技术交易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创新、创业、创造生态,让科技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符合产业升级需要,代表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IT科技不再是传统的信息技术,而是提供智能化变革所需,融合了人工智能、5G、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等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当前,从智能制造到智慧交通、远程诊疗、在线教育等,各行各业正经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这也对支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IT)基础架构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将积极推动5G场景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垂直行业的应用,夯实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基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关键。进入新时代、贯彻新理念、构筑新格局,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创中国"联合体各成员单位要优势互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信息共享,畅通资政渠道;资源汇聚,营造创新生态;合作共赢,引领各地各行业创新。希望"科创中国"联合体能够有效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于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引领中国现代化未来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
感谢周济院长的指导,下面有请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何力副主任致辞,请大家掌声欢迎!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何力】
尊敬的各位嘉宾、朋友们:
在数博会盛会召开之际,我们十分荣幸的邀请到了各位嘉宾开门论道,畅谈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5G驱动的数智化智能化转型的新技术、新趋势,在此我谨代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的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做出了贵州要“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重要指示。近年来,贵州率先行动,落下先手棋,抢得先机,数字经济的增速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正是由“抢先机”所打下的基础。总书记才寄予了“抢新机”的更大的期待。
一是贵州拥有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贵州凭借十年增速的领先,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根本的改变,生态环境的优势凸显等基础条件的支撑。先后获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的试点示范。2016年,贵州省出台了中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之后又相继出台了《贵州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对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共享、数据安全等基础问题做出了规范性明确的规定,为大数据创新发展奠定了法制的保障。
二是贵州拥有高效的数据综合服务。数据储存和计算方面,目前贵州已经聚集了三大运营商,苹果、腾讯、华为等一批国际国内的优质的数据中心。全省投入运行及在建的重点数据中心已经有23个,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11个,绿色数据中心数量居全国第二,已经成为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最聚集的地区之一。在网络方面我们建成了贵阳贵安国家级的互联网骨干直连点,成为全国13个互联网的一级骨干直连点之一,我们建成了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根服务器进向节点,西部地区第三个国家顶级的运营节点,我们还建成了贵阳贵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有通道,国际间的互联网访问指标达到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在生态方面,浪潮等服务器生产基地年产能已经达到了9万,正在建设华为鲲鹏服务器基地设计年产能16万台,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都是集团层级的重要的数据基地。
三、贵州具备顺畅的数据流通的交易体系。数据开发方面,贵州在省政府数据开放、数字零指数连续三年居全国的前列,建成了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率先接入了国家的平台,形成了上联国家、下通四州、横接厅局的数据共享的交换体系。我们也是全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八个试点省之一。在数据交易方面,贵州率先设立了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成为大数据交易标准试点基地。同时还设立数据投行、建立数据投融资平台,支持众筹金融交易发展。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我们建立并持续升级国家级的大数据安全靶场,培育了易鲸捷、海立(音)等一批大数据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牢牢的把握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机遇,趁势而上,开拓创新,在打造数字经济试点示范上再抢新机,在加快推进新一轮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再抢新机,在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上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上再抢新机。在推进数字产业打造数字产业集群上再抢新机,在推进产业数字化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上再抢新机,推动贵州数字经济更加高质量的发展。
各位嘉宾,占未来,大数据已经踏上了5G的高速列车,前景必将更加的灿烂辉煌。我们诚挚的欢迎大家来拥抱贵州这片大数据的热土,与我们一块躬身耕耘,共同普通谱写新时代大数据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在贵州期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延川】
本次会议室也得到了贵阳市的大力支持,贵阳市副市长张建华同志也出席了本次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刘烈宏副部长原定要参加本次活动并致辞,但因有紧急公务不得以无法参加。他委托我专门表达对本次活动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烈宏部长表示,当前,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活跃。我国5G正式商用近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筹部署下,在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5G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融合应用日趋活跃,产业生态稳步壮大,形成系统领先优势。在网络建设方面,截至2021年3月底,已建成5G基站81.9万个,占全球70%以上,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在应用创新方面,5G正快速融入千行百业,在个人消费、垂直行业、民生等领域,5G应用创新案例已超过9000个,不断融入工业、能源、医疗、交通、媒体、教育、生活娱乐等各行各业;尤其在工业领域,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00个,覆盖了22个重要行业,已形成远程设备操控、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无人智能巡检等多个典型应用场景。5G应用在各行业加速落地,逐渐产生强大赋能,成为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引擎。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推动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是夯实网络基础。深化公众网络建设,2021年计划新建5G基站60万个,加快独立组网规模发展,推动"双千兆"网络协同、4G/5G协同。新建5G网络全面支持IPv6。强化行业网络供给,加强端到端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支撑能力,推进工业园区、企业厂区等区域5G网络覆盖,探索行业建网用网新模式。持续推进5G技术和产业创新,加快R16标准产业规模复制。推动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网络体系加速向感知、传输、连接、存储、计算融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二是加强应用创新。5G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基石,要着力推进应用创新,加快实现人与人的连接向物与物、人与物连接拓展。重点面向新型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立足工业、交通、医疗、农业、文旅等重点行业,培育"5G+"新模式新业态。5G应用创新必须与千行百业特有的技术、知识、经验紧密结合,要充分认识其复杂性和难度,在推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多方协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三是优化发展生态。网络化、虚拟化、切片化的5G网络对云网安全、终端安全、数据安全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提出新挑战。5G发展要与数据治理相结合,一方面高度重视数据要素的所有权、使用权、监管权以及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执行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确保各类数据资源的合法安全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强跨部门协同合作,推动数据跨层级、跨领域的深度融合与互通共享,依法消除各类"数据孤岛",为政府赋能、为市场增效、为社会赋权。
烈宏部长最后表示,近年来,贵州在推动5G的网络建设、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和安全保障等方面不遗余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支持贵州的5G建设和发展,促进5G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和应用推广,为网络强国、制造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领导致辞环节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周济院长、何力副主任出席指导!
接下来会议将进入主旨演讲环节,有请本环节的主持人、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先生。
第三阶段:主旨演讲
【主持人: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
尊敬的何力副主任,尊敬的周济院士、邬贺铨院士、江小涓院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下面由我来主持会议主旨演讲阶段。接下来将有5位嘉宾给大家作精彩演讲。
5G、工业互联网是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重点领域,两者的融合将产生乘数效应,不仅为5G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将赋能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对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让我们有请"科创中国"联合体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先生为大家做精彩演讲,他今天的演讲主题是"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有请周院长!
【"科创中国"联合体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
首先我想先谈一谈加快发展5G+工业互联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住知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强调,要坚定不移的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分别是由工业化以及信息化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融合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我们叫两化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线。
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他特别在贺信中提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经济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说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是两个方面的工作,智能制造从工业化的方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制造技术是本体技术,而智能技术是赋能技术,制造是本体,智能为主导。而工业互联网是从信息化方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这里互联网技术是核心技术为主体,工业是应用目标与生态,为主导。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和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一体两面,本质相同、重点相异、辩证统一、融合发展,汇聚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德国的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题,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石。而美国是以工业互联网革命来命名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战略。中国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战略,一个从制造方面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为关键支撑的强国战略。另外一方面大力推进的是5G+工业互联网,为5G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支撑制造强国的建设。
得到的优势在于制造环节的强大,实体经济的稳固,因而德国工业4.0似乎更倾向于制造业+互联网,美国强调再工业化,优势在于基础创新,不断的引领世界制造业创新发展,因而美国工业互联网革命似乎更倾向于互联网+制造业。这个考察对于我们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会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智能制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强大的工业人工智能赋能,这个又需要强大的工业大数据赋能,而这个又需要强大的5G+工业互联网赋能。
我们说智能制造是什么呢?智能制造实际上是一个大概念,包含了三种基本范式,第一代智能制造主要是指数字化制造;第二代主要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或者叫互联网+制造,即将到来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我们称之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简称智能制造。
没有强大的5G和工业互联网,就没有真正的大数据,而没有真正的大数据就没有新一代人工智能,就更没有新一代的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
第三、我们要看到,智能制造为5G和工业互联网开辟广阔的应用和市场。5G更大的蓝海在于物联网,在于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更大的蓝海在于智能制造、在于数字中国。
利用5G作为一项赋能技术,未来20%的市场在消费端,而80%的市场在产业端,因而,智能制造和数字中国是5G应用的蓝海,因而,5G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5G和工业互联网作用新基建的重中之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强调,要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
5G+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有什么关系呢?5G+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而5G+工业互联网是关键支撑。智能制造是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优化大系统,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支撑。
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有很多的先进技术,我们走一条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提出来,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
智能制造是什么?智能制造是一个大的概念,是一个大系统,是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制造、服务权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系统的优化继承,实现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效益、服务水平。它有两个方面的重大概念,一个方面智能制造是一个集成的大系统,我们一谈到智能制造,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机器人、是车间的自动化,这是对的,但是不全面。智能制造系统实际上包含了智能产品、智能生产以及智能服务三大工业系统,以及智能制造云和工业互联网络两大支撑系统。
制造业创新的内涵包含四个层次,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制造系统集成创新,在这四个层次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制造业创新的主要途径。
而5G+工业互联网共同构筑的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了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数据开发和利用,使得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支撑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最关键的是,在5G+工业互联网的支持下,才能够产生真正的大数据,真正的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5G+工业互联网是智能产品创新的关键支撑,等一下还要说它是智能生产创新的关键制成,同时还是制造业模式业态创新的关键支撑,同时也是智能制造系统创新的关键支撑,是四个方面创新的关键支撑。
我们说产品,是制造的主要载体和价值创造的核心。我们说,5G+工业互联网是智能产品创新的关键支撑,我们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电,这些都是典型的智能产品。过去20年,智能手机横空出世,极速发展、极速普及,创造了产品创新的奇迹。不久的将来,5G+工业互联网,新百分之一代人工智能全面应用到手机上,智能手机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充满了热情的期待。
这段时间,智能汽车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汽车正在经理这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是数字化汽车、网联汽车是网络化的发展历程,现在正在朝着无人驾驶汽车的方向极速迈进。
随着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汽车将会进入无人驾驶时代,当然还有其他的产品,包括智能VR设备、智能家居等等。可以愚见,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将为产品和装备的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到2035年,我国各种产品和装备都将从数字一代发展成智能网联一代。一方面要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智能网联生活产品,另外我们的制造、运载、电子、服务装备必将全面4智能升级,我们的大国重器将装备工业大国,更加先进、更加强大。5G+工业互联网是智能生产创新的关键支撑,智能生产是制造智能产品的物化过程,也就是狭义而言的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是智能生的主要载体。智能工厂可以分为离散型和流程型智能工厂,重点发展方向都是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一般而言,智能工厂都包含四个层级,智能装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每个层级都是由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两个方面组成,各个层级的信息系统由网络系统联结起来,组成信息系统。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集成融合并且和人集成融合,就形成了人—信息—物理系统——HCPS。所以5G+工业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生产制造的能将使装备、产线、车间、工厂发生革命性的大变革。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智能生产—企业生产能力的技术改造、智能升级是推进智能制造的主战场。比如说汽车方面吉利汽车余姚工厂,在连续性工厂方面,中石化智能制造,5G+智慧炼钢、5G+智慧矿山取得了很好的应用、5G智慧油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当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目前这些都还只是数字化网络化阶段的之工厂,也就是第二代智能制造的智能工厂,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智能制造,更加先进的技术升级还在后面。
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制造业模式业态创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引发了产品和生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也引发了制造服务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产品服务的方方面面。
推进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产业形态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根本性改变,完成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变,主要体现在生产模式组织模式、产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上。
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制造业生产模式将变为规模定制化生产。企业通过5G+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产品定制解决方案,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提高。
在组织模式上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应用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在组织模式上不管是产品创新还是生产制造、制造服务各个方面,协同和共享将逐渐成为主要的组织模式,它也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个5G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5G协同设计、运营都是很好的例子。
第三、在产业模式上也会引起根本性的变革。制造业产业模式正在从生产型制造转向生产服务型制造,经过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变革成为生产服务型制造。
金风科技在制造上已经是世界领先的风电制造企业,但是进一步应用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它正在成为风电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一方面承接风电场设计和建设工程,另一方面管理和运营风电场,成为电力能源生产企业,实现了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5G+工业互联网是智能集成织造系统创新的关键支撑。
智能制造包括三个方面的集成,一个是纵向集成,是一个企业内部的系统集成;第二个是横向集成,是不同之间的社会网络集成;第三是端到端集成,围绕特定产品的动态的系统集成。
应用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和横向集成的基础上,将推企业内部、企业与相关合作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以及价值网络中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同与共享。
系统决定成败,,集成者最强大,华为依托智能集成制造系统技术创新,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为行业树立了榜样。当然还有另外一方面的集成,制造业与金融业、上下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新业态。应用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与智能城市、智能农业、智能网络等交融集成,共同行程智能生态大系统——智能社会。
最后,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我们要后来者居上,就必须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同步推进、融合发展,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将使得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大大加快。
当前,中国和发达国家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可能。变就是机遇,我们可以通过掌握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刀者,可以不再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一步一步的顺序发展,而是依靠工程科技创新和并联式发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追赶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这将大大加快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抓住今后十五年,正是5G+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工业完全可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集中优势力量打一场战略决战,实现战略性的重点突破、重点跨越,实现中国制造工业的开道超车、跨越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文剑】
周院长是我们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智能制造的首创者,刚才周院长给我们分享了的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路径。
数据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其应用将对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接下来有请演讲嘉宾江小涓女士,她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研究,曾先后担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等职。她今天为大家做的精彩演讲主题是"数字赋能传统产业,以智能体育为例"!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江小涓】
尊敬的周济院长、何力副主任、邬贺铨院长;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分享,也感谢会议主办方的邀请,刚才周济院长做了一个很全面、很宏观,也很高大上的主旨报告。我的题目非常的具体,选这个题目我也是反复有过考虑。各位知道,我们数字经济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数字技术产业化,一部分是产业+数字技术。今天在场的嘉宾,很多会从宏观角度、从数字技术向产业延伸这样的角度来讲问题,我就挑了一个传统产业+数字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选什么样的产业呢?我希望这个产业第一受众面要非常广,然后可以实时产生大量的、新的数据,它的产业链条应该很长,从制造向科技、向消费能够延伸,是这样一个产业。在我们下一步经济发展中间应该是一个重点快速、成长为骨干支柱产业,所以我就选了一个体育产业。我还有一个身份叫做“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的联席主席,年初我们开过一次会,当初说今年“科创中国”工作的重点,我说以城市为基点,让传统产业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说让城市更智慧、更开放、更健康,这个健康我也是盯住了智能体育产业的发展。这个产业集合了大批量的消费者、很长的产业链、很多的数据产生量,下一步发展成骨干产业,每个链条上都会很好的用到数字和智能技术,所以选了这样一个产业跟大家交流。
这个产业首先地位很重要,然后我看看4它承载着多重产业和多态消费,然后发展这一类产业的优势是非常突出的。
一、现代化新征程中体育产业地位重要
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里面,美好生活的愿望很大程度上承载在这一产业上。首先中央非常重视,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在冬奥会还能不能举办的疑问之下,总书记非常坚定的指出,我们一定要做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体育是放在人民幸福生活需求,下一步支柱产业需求、国家新的外交平台,我们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纽带等等非常重要的位置来看待这个产业的。
十四五规划对体育产业做了很重头的要求,2035年我们要建成体育强国,从全民健身、从体育产业、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在十四五规划中都有大段的阐述和要求。从需求端看,体育产业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首先它是消费升级的需求,高品质生活中现在普遍增长最快的就是和健康和快乐相关的需求,和新型城市化需求中,我们现在是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人口聚集和社区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也带来对体育的需求。人口老龄化中间,体育承载了三种功能,青少年成长中体育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消费升级我们看几个数字,去年双十一数据,体育消费总额占销售总额的3%,较前几年有明显上升。全国人大正在修订体育法,我本人很密集的在参加这项工作,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体育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都在3%以上,3%往上走就是高收入阶段的体育消费的比重,而且还会继续往上走。特别是中高端项目体育开始加速,我们体育+旅游、体育+文化、+户外、+美食、+商业等等,可以延伸到非常多的产业,体育在互联网时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所谓免费的体育活动会连接最广大的人群,它的数字时代的价值非常突出。
人口集聚与体育活动凝聚力。现在的城市化我们叫人的城市化,而不仅仅是GDP的城市化,新市民大量的进入城市,是身份认同和融入城市场合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载体,体育活动在这中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城市能够承载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智能体育是一个跨界融合非常突出的,所以对城市的规模还是有相当的意义,我们是全球千万人口最多的国家,500万人以上的城市、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我们都是成百成百的来数的,所以可以支撑大量体育项目的发展,今后社区体育和城市间的赛事会在体育产业的布局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老龄化需求,我们的老龄化和其他国家相比是有特点的,除了年龄大之外,然后是长寿,它的长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退休时间早,另外空巢,由于计划生育空巢家庭的比例是全球非常高的。就对体育产生了多元需求,空巢需要社交和归属感,特与社区特别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我们在三人家庭、多户家庭等等六种类型家庭中,我们想象不到,不是年轻人,只有空巢家庭在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活动的排序,将体育活动排在第一位,所以特别符合空巢老人的多元需求。而且我们退休时间早,平均55岁退休,到75岁可以既作为参与者又作为欣赏者来参与体育活动。
广场舞搭载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老龄化、长寿化、空巢化是体育+社交+归属感,天天是一群人,有舞长、有领舞,他们有群,这个群是非常热闹的,他们是有归属感的。这个能够发展起来的就是数字时代免费体育的数字价值。有1.1亿人是广场舞的常规参与者,不包括我们临时过去看一看的,大概8000多万的退休的中老年妇女和1000多万看热闹的中老年男士,他们有时候旁边敲锣打鼓,放放录音机,有时候参与一下跳舞,多数时间是一直在旁边看,他们是人群非常广泛的群众体育运动,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这是政府应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政府努力过,教一些舞、编一些舞,推荐一些歌没有什么作用,真正提供作用的是几大互联网的广场舞平台,他们在上面特别热闹,你如果有一个舞群的话,编一个新舞可以传到这个平台上,平台觉得可以的话就可以播放,所以特别热闹,经常比赛,做得特别热闹。为什么要提供这种服务呢?它需要数据,它的口号就是说我现在作为中老年人娱乐的入口,将来我要作为中老年人整个生活的平台,所以特别有美好生活愿望,老龄化的需求和数字时代消费者数量巨大的数据和流量的需求在里面,能够搭载到一起去。
它也是青少年体育素质和心理健康的需求。周院长是我们教育部的老部长,怎么让孩子们动起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3亿学生、51万所学校、65万多个场馆以及学校竞赛,青少年校外体育是体育消费的重要部分,这个时间不用很长,课内教育有的是学校,最主要的是智力和体育素质的提升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校外的发展市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产业。
二、智能体育承载多重产业和多态消费
在疫情中,关得最早、开得最晚的行业是健身俱乐部,但是对于健身人群来讲,健身需求是不能停下来的。所以国内外在疫情期间真实的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就是智能体育行业。比如你要在家里的话,可以买一台设备,中低端一点的1万块就可以了,必须在家里骑到车上,选一条赛道,希望风景优美,希望是土质路面,能看到绿色的树木。如果觉得没有意思的话,可以约一批朋友可以做骑车比赛,然后选一个赛道,你的速度、爬坡技巧、转弯技巧,最后都能够体现到比赛成绩上,这种比赛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健身期间,疫情期间很多人在家打游戏,我们希望他能够动起来,这种需要真实的身体运动才能够完成。这个也不用想得很高大上,在疫情期间当中,100元以下就可以参加体育运动,比如北京的学生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体育课就是在家买一个跳绳,终端有数据上传的能力,谁跳谁没跳老师可以看得很清楚,老师还可以在平台上组织比赛,使学生真正的很有乐趣的动起来。
这个是疫情期间冲上热搜的微博,楼上说19楼不要在楼上跳绳,孩子在上直播课麻烦注意,楼上说,不好意思我们家在上体育课。所以这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体育项目。
从二产来讲,一直连接到从最初的研发开始,零部件、设备、穿戴的用品,然后人工智能、内容制作,到服务端的话,几乎所有能想到的,最基础的是体育赛事、体育锻炼、体育场馆,然后可以连接到电子商务,个翁各样的消费都可以在产业链上连接起来,智能体育是长链的产业。体育+大数据可以有健身追踪器。体育+物联网可以通过传感器传感很多的信息。体育+人工智能,就是智能转播设备可以为每一位赛者提供个性化视频的转播,虚拟体育运动、VR设备可以提供远程体育教学能力,现在远程教学就是能传递声音,真正的动作传递不到,将来我们可以有实验、有实训,有很多动作可以参与到里面去。所以体育制造、体育服务在智能数字化时代是会加速融合进展的,以后很难分开的。如果在这个线外的这种发展余地会越来越小。
所以它有科技价值,各种新兴技术都能够在智能体育产业汇集,打开新的蓝海市场。产业价值,智能体育产业链长而宽,从二产的高端制造业到三产的各种场景。消费价值匹配有品质的多种消费需求。社会价值,这点我特别看重,我们怎么来和电竞抢孩子,我们都是家长,如何让孩子和电子内容隔开,这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成人自己的生活、工作、社交、娱乐都在线上,你要让孩子和数字化隔开,智能体育的好处就是可以和数字化的乐趣相连接,但必须有身体的运动,必须真正动起来,才能够真正的玩智能体育。另外还有公共服务价值,有多种多样、非常丰富的迭代的服务的提供,所以效果是非常好的。
国际奥委会宣布举办奥林匹克虚拟系列赛,这是非常重要的变化,这个行业真的是非常宽阔的蓝海开始了,首批项目有棒球、自行车、帆船等等。国际奥委会为什么现在坚定的宣布呢?因为宣布之前,很多单项赛事的国际体育组织都已经开始办了,环法自行车赛、波士顿马拉松比赛都已经在做虚拟赛事的开发,不是线上打竞技,而是真的要有穿戴设备和运动匹配,然后再来比赛,就是一个虚拟的运动型赛事在里面,所以奥委会不愿意这种赛事组织越拉越远,所以要进入到当中去。
健身也是智能体育迅速发展的领域,在美国上市的一个企业,其实看上去是很高端的锻炼,就是加了一个屏,加了一个头盔,可以做各种各样的锻炼,你要玩这种就是实体的运动,只不过场地可以任意的选择,还是非常的有效。
我们看怎么和制造联系起来,这个就是类似于平板的锻炼身体核心能力的设备,基本上运动员的场地都有,我也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所以我对这个行业特别感兴趣。在疫情中间,把这个开成了智能体育的设备,你可以打游戏,但是你得用这种姿势打游戏,平板撑是对核心力量锻炼非常重要的一种动作。就是一个电竞游戏,但是必须这么样来打。有的地方有这种设备的时候,教师的铃声还没打,小孩子就必须往前冲,必须要占这个项目,但是又玩不了多久,所以我对智能体育的期待是非常高的,希望它能够非常有效的把身体的运动和数字的乐趣结合起来。
三、中国发展智能体育优势突出
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很快,它是一个需要装备和穿戴设备的行业,现在我们人均GDP过了1万美元,还在继续发展,这个没有问题。人口最多,大平台建设能连结巨量人群、支撑多种商业模式。1%的人感兴趣就是1000多万人在上面,我们有很多很小的体育项目一弄就是几百万玩家就上来了,所以人口数量巨大,前期的投入很多,连接中断的边际成本很低,人越多越有优势。
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和社区有多样化体育健康需求。制造业基础好,可能绝大部分的智能体育的产业链我们国内都能够提供,所以可以把我们非常庞大的制造业整个的连接到数字智能的网上去。另外数字创新非常的活跃,我们智能体育发展的所有环节都在大量的投入。所以体育+产业潜力巨大,另外政府非常重视,组织提供多种公共服务,能够带动更多的人连接到人进入到体育产业的链条和网络中去。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
谢谢江小涓女士!
5G在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运用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产业界、科技界正着力推动从5G到现场,向5G到网关、5G到设备转变。接下来有请中国工程院前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先生,邬院长长期从事信息通信科技研究,在业界富有极高声望。他今天给我们带来的报告主题是"新型5G工业网关"!有请!
【中国工程院前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尊敬的周院长、江院长、何副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
刚才听了周院长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来展示了智能制造的新格局,听了江院长从老龄化、长寿化、空巢化引出了智能体育的新空间,可见数字化转型无处不在。我讲一个比较具体的一点,针对新型的工业网关。现在工业互联网底层是要收集数据,然后通过互联网采集数据,中间有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有人说是企业操作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云平台,把数据进行分析,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软件,建立数字模型,然后产生一些决策,通过工业APP去支撑应用。实际上现在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做到企业联网,做到门户网站、信贷管理、供应链金融、企业云,少一点是做工厂联网,更少一点的做到机器联网,把设备、仪器仪表联结在一起,更少一点是产品联网,我们卖出去的产品做远程的监控维护。我们很多企业做工业互联网,IT企业很多是从企业大佬进来,有些只做平台,为什么只做中间的,因为下面做不了。难题是企业现场级最难,原来有PLC、DCS、FCS来收集底层的生产装备、传感器、模拟量、开关量等等数字量,收集网了以后汇总到车间的现场总线。现在5G来了,我们增加一种模式,通过5G工业模组可以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特别是针对运动的,传感器、机器人、无人机等等这两种模式不一样,一种是OT模式,是传统的工业,而左边是IT模式,是网络的。
再往上,上到车间和工厂一间,我们叫过程监控生产管理级,通过工业互联网再通过网关上到网络业务上,上面是工厂这一级和企业级,这里面有IT网络,有云计算还有APP,当然还要连着外网。
现在做大佬的容易,做平台商的来讲难一点,但是也有,但是做底层的很多都是望而生畏,进不来,这些做起很难。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也是类似的。现在工业互联网把手机直接搬进共来,但是还有各种工厂的接口,以及还有PLC、DCS连接底层的机器和仪器仪表,所以工业模组是5G工厂利用的一部分,然后连到基站,这个基站可以是运营商的公共基站,也可以是企业的,然后再连到上面的服务器。现在在公众网上我们叫ToC,工业上基本终端都是接到基站,而工业上终端到基站可以多种多样的突破,甚至可以直连。过去公众网上的基站只有物理层的功能,不处理任何交换,当然在工业上,可能需要边缘计算、需要核心网的功能。
我比较两种模式,传统的模式是OT技术,是主从架构,由上位机来控制下边的服务,上位机要求你什么时候报,周期是你的命令,然后机器再来上报数据。但是这种PLC这种方式发展得很早,所以碎片化。现在作为国际标准的PLC标准有14种,在工业上运用的PLC有200种,在上层是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也很多,所以开放性不好,对新技术适应性差,不适应临时布放。
而工业互联网是标准以太网协议,层次简化,但是有个缺点,模式是CSMA/CD,看看总线上有没有人发数据没有人发我再发,那这个时延就很大了,所以5G这个的好处就弥补原来4时延不好的模式。5G不仅支持物对物,还支持人对物的通信,便于集成4各种新技术,适于云网边端。
过去标准以太网工业上在用,但是用在管理上基本上非实时,只是用在管理上。而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都要求实时,现场要控制。但是现在生产自动化的生产线速度越来越快,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性已经赶不上发展需要,所以需要发展延时敏感网,延时敏感网在时序里面定义了上层支持的服务包是什么质量要求,工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数据要上报,但是这些数据并不那么紧迫。比如说周期性报告、温度湿度的数据,只要打上时间标签,晚一点报告也没有关系地但是2号和3号对应的是报警,生产上有故障,这个时候要优先。因为按照传统的办法是先到先走,不具备优先权,现在敏感协议可以让1号停止传输,然后先把2、3号传了,然后再把1号传,这种方式叫时延敏感网络,这样就解决了标准以太网没有实时性的确定,而且TSN是可以通过架构在5G上传送的,用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周期性和非周期性数据的同传。
在上一层,叫过程监控与生产管理,就是里面把这些数据上导来,要注意到底层的数据,这些数据是没有接口的,企业的人看不见,而且也不会做数据的可视化。现在我们要引进这些东西,通过SCADA,把这些数据变得可视化。SCADA具有把这些数据变成便于工厂的生产人员可以看到这些数据,能够把历史的数据关联起来,能够把你的数据什么时候报警能够判断出来,有一些模型,所以SCADA本身能够实现把底层的数据变成可管理的数据,但是有个问题,PLC/DSC的标准也在变化,所以要把SCADA和下面的数据连起来很容易,实际上配置很复杂、很麻烦,要针对不同的PLC有不同的配置,所以为什么我说讲工业互联网这么多,很少有IT企业敢于去接底层数据,因为配置太复杂了。
而且这里面用的公共主机都是Windows的,底层是OT,这一层是IT,这两个是不融合的,所以你要实现两个融合,就带来挑战。
在网络级,我们现在引入IPV6,IPV6可以实现真是源地质溯源,并留有很大的编程空间,可以开发更多的功能。APN6在IPV6包中定义业务服务质量,网络感知业务需求,提供流驱动的直接响应。所以你想说有质量的管理做不了,运营商之所以变管道化,就是因为他根本不懂这里面是什么东西。现在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定义IP包是哪个用户,什么服务、要求带宽多少、抖动多少、丢包率多少,网络就知道你要什么要求,我就能够差别的对待,你要低时延就低时延,你要高可靠就高可靠。
你说从A到Z测量,可以测,但是这次A到Z测量时走的路跟真正的数据走的路不一样,有多路径可以选择,所以测出来未必都是真的。现在搞了一个随流检测,在用户数据包里面,插入了一些减轻丢包率、减轻时延的检测,这样更好的满足工业上的需要。
另外实现分段路由,我把路由下达到第一个路由器,中间的路由器不用动脑筋、不用思考,快速的实现路由的建立,这是过去我们做不到的。实际上所谓可靠,不能保证网络不出问题,万一断了怎么办?没关系,我为每一段路由都预先计算了,备用路由走哪里,所以很快上报一个,就可以重新组织一个路由。另外你的业务有不同需求,可以引导你走不同路,如果没有特殊需求,走这段路来实现A到Z的连接,如果你要求低时延走这条路,要求高带宽你走这条路,你要高可靠怎么做?我们既要做到6个G的可靠性,你以为5G本身真的这么可靠吗?不是,你要高可靠我给你准备4条路,再不够,给你5条、6条,所以通过这种办法,使整个5G面向工业上的应用,你要什么样的应用我都可以满足。
另外在网络业务上,主要是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分析。另外上面还有OPC,恩是一种可以适应底层的,把底层不同的协议都可以翻译,底层现有的不是有PLC的多样性吗?不好改,怎么办?我从语义上来翻译,从语义上来理解你的数据究竟是什么含义。人与人之间没有语义人的理解难题,可是企业上的数据自己不会说话,所以你要理解它比如说这层数据1是什么意思,0是什么,你必须定。所以我们在OPC这里实现语义上的兼容,当然OPC有两种模式,实际上你可以看到现场级的是各种各样的标志品,但是可以通过OPC实现翻译,一种叫C/S客户服务器,一种叫P/S就是发布/订阅,OPC的好处不论什么硬件,你是PC机、云服务器、PLC等各种各样的处理器我都能建,无论是什么软件,Windows、苹果、谷歌、安卓的系统都可以兼容,OPC是万能的翻译,什么都可以兼容。我现在就定义什么呢?如果你知道这个生产环境是不是超过28度,我就告诉你,你先提一个订阅的要求,一旦发生这个事件,不管是谁,直接通知你,这样就省了建立连接的办法。所以通俗的讲,OPCUA是一个翻译器,OPC—UAOverTSN是解决打通了传感器到云,然后进行语义的翻译。
企业有分支机构、有各种各样的中心,有各种各样的云,走物理专线,安全质量就得到保障,但是成本要贵一点,而且不是你说多少带宽有多少带宽的。走公众互联网可能并不是这么好,可以基于企业的需求来选择。未来我们采用云原生,它的计算已经渗透到终端,所有的服务单元都很小,我们计算能力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另外现在在工业上很少利用一个云的,一般都会有多个云,多个云可以增加业务的多样性、安全性。要实现企业外网跟云连起来,最好的办法用IPv6。IPv6为什么简单?IPv4地址功能单一、靠增加协议来支撑新应用。IPv6增强地质功能,瘦身网络协议,简单高效。
我国机械行业80%的设备还是采用继电器,连PLC都没有,另外用了PLC95%是进口的,小型75%进口,DCS49%进口,高端的SCADA70%进口的,安全漏洞令人担心,且不少属于相关制造商的专有方案,协议不开放。一个典型的工厂的控制在90年代末仅5万个,到2030年将增加到55万个,靠PLC做不了。
怎么办?两者融合,并且把IPv6、SCADA、、OPC—UATSN、区块链、物联网、边缘计算融合在一起。原来发展过程中是一步一步来的,现在为什么还要分这么细?我把它融合起来更好。我提出来一个想法,国外是利益相关者,PLC是他们的,他为什么要颠覆自己,现在到了中国可以颠覆它的时候,我们应该自己来搞,所以工厂内王要推进IT与OT融合要开发融合的网关,使得工厂朝着扁平化、IP化、智能化发展,推动机器联网,才能盘活生产线的数据。
5G工业模组提供以视频的/ARVR宽带无线接入等应用的通道,为工业互联网的现场级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接入模式,但只是传统PLC等工控设备的辅助,不足以解决基于传统工控设备的工业互联网层级多、标准碎片化、ITOT融合困难、网络安全性低等问题。融合了之后,我们可以不要PLC,但是现有工厂里面还有一些PLC,在5G工业模组基础上融合PLC/SCADA、TSN、IPv6、物联网、边缘计算和AI等技术,开发新型工控网关将推动工业互联网扁平化、IP化、无线化,实现IT/OT的无缝融合。新型工业网关还可利用OPC兼容现有工控设备。新型工控网关开创工业互联网新格局,也为5G在产业数字化的应用打通了道路,展示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开发新型5G可信工控网关需要加强产学研用合作,立足创新,明确需求,标准起步,试点推进,形成产业,支撑我国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谢谢!
【主持人: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文剑】
刚才邬院长给我们分享了工业互联网下5G技术如何创新以及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形成打造新型的工业网关,满足工业互联网的需求,希望能给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以启发,谢谢邬院长。
中国移动是我国5G移动通信的骨干龙头企业,已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46万个,打造2000余个5G示范项目,为全国提供5G独立组网服务。接下来有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高同庆先生。他今天的报告主题是"共创5G赋能、齐拓数智未来"。有请高总!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高同庆】
尊敬的周院长、江主任、何副主任、邬院长,非常高兴再次来到数博会,贵州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两句特别容易记得住,而且一直记在心里的两句话,叫多彩的贵州和爽爽的贵阳,每次来对这两句话都有不同的认识,刚才主持人说,一来就爱上它,我是爱上它很久了。
今天的数博会,大家又在一起欢聚,我们一起讨论数字化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机会一起来探讨这样的话题,来共诉大数据的发展。
当今世界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事实上,这个变革会带来很大的变化,会催生一些新的,也会颠覆一些原理,不管是技术还是产品体系。应该说以数字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数智化时代的大幕已经全面的拉开,我们每次的数博会都是这样一个缩影。大家在会议上讨论的话题,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都说明了这一点。
数据、信息技术两大要素推动了经济增长模式拓展升级,实现了对传统要素价值的放大叠加和倍增的作用。这个观点的确是我们大家的共识,数字经济本身有一句话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这两句话本身就是数智化,它不仅仅是自身的产业价值,可以催生放大和倍增整体产业的价值。
特别是2020年以来,经济社会数字化的发展呈现出五纵三横的新的特征。五纵三横也就是说,五纵是基础设施、社会治理、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三横是线上化、智能化和云化三大共性的需求。这样的五纵三横带来的是什么?根据权威机构预计,到2025年中国以五纵为代表的典型场景的经济规模将会超过2万亿,以三横为代表的全球连接数将会超过1000个亿,使用人工智能的大型企业占比将会占到97%,刚才三位院长都讲到了人工智能和大量的工业互联网以及下一步智能制造各个方面讲得非常的精彩。使用云的企业将会达到100%,有一次我们跟企业交流的时候,企业董事长就说无云不起或者无企不云,这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信息通信业积极把握住的产业变革的机遇,这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在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中,我们要全力以赴的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使得我们不断的转型。我相信大家认识到的中国移动将不再仅仅是提供通信服务,将会是提供综合信息服务,承载着数字化转型的使命和责任,一个高科技的公司提供着全方位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的一家科技公司。
围绕着这几个方面,筑牢新基建根基、加速新要素应用、促进新业态繁荣、共绘新生态蓝图,和大家一起分享。
筑牢新基建的根基和加快数智化的战略布局,我们现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些成绩,这是新基建应该是数字经济一个重要的基础。5G我们一直在几次峰会和演讲当中我都提到,5G应该是新基建之首,云计算是新基建之基,人工智能是新基建之智,最后我们又加了一点,叫多样性的算力是新基建之心。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怎么把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打好。一个是现在全网的建设情况,5G很热,连续几年,今年是完全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张5G的王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我个人感觉短时间很难有人赶得上。截至目前,目前全国,中国移动的基站520万,有一个可比数字,美国四大运营商全部加起来40余万,所以这个数字大家会说出去以后会觉得信号那么差,回来以后覆盖还是非常好的。5G基站的总数中国移动超过了46万个,全国三大运营商加起来80多万,也是全球为大。我们南方的某一个地市的面积大概覆盖了欧洲一个小国,比它还要多。实现了全国所有的地级城市和部分重点的县全部5G商用,5G的用户数超过了2亿,在全球电信产业中排在首位,并且每个月中国移动新增1000多万的数字,基本实现了用户和网络两个有规模的覆盖。
第二、在推动5G网络切片上星增强等技术的成熟方面,全力为全行业打造了覆盖和性能比较优、成本比较低的,对行业专网能够提供服务的专网服务,在产品方面也有优、专、尊三类模式给大家提供,满足客户各类的需求,目前已经在18个行业100个以上的案例,这个案例我们也在广泛的,明天我还要去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以推动行业应用作用主题跟煤矿的5G到底怎么用。保持传统优势和行业领先地位,在技术方面,面向专网的技术能力、网络部署和服务支撑三大能力,构建了切片、边缘计算等九大能力,这些方面应该说基础的能力,已经都具备了。在运营方面,我们又成立了各自的专家会,以用促建,以建促用,如果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5G的价值就会大跌。刚才我非常赞同几位院长谈到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以及在体育产业能够带来的价值到底怎么用,还是要把用推起来,这个就需要既要企业干,更要政府建,我们不仅要在建网能力方面上领先,还我要在用的方面领先,才能实现5G真正的价值。
第三、持续推动5G技术演进。目前从2、3、4、5,从引进到超越,一直到下一代网络也在进行新的更深入的研究,因为用未来来牵引当下。这个里面,我们怎么能够把5G打造出来的领先优势能够持续的在今后保持下去,包括5G技术本身的演进,中国移动在专利、标准各个方面在全球的运营商都是居于首位。5G+DICT也必将推动新的技术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极致、极简、融合、云化的方向发展一个总体的技术演进路线,更好的实现云网融合和云边的融合,同时我们也在下一代移动网络联盟的组织当中,担当起了更多的参与度和更多的一些重要的角色,联合全球的伙伴大家一起来定义聚焦单点的技术理论突破,初步明确了6G的技术路线,为迎接数字孪生和智慧泛在的6G时代而努力。现在比较共同的观点就是叫数字孪生和智慧泛在是6G的基本描述。
在加快5G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在其他领域布局一流的新基建,刚才说5G是新基建之首,云计算是新基建之基,人工智能是新基建之智,算力是新基建之心,也是基础中的基础。今天上午,在大会上发改委也发布了部委联合的整个算力的布局,从这个角度也接应国家重大的战略和部署。在算力方面,中国移动一方面在全球做了布局来接应这样国家的战略,另外我们在能力方面,多样性的算力的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大量的推进,现在有大量的数据、海量的云计算资源,是全球最大、规模最先进的SDN网络,持续以算力、新基金的新来助推数字经济迈上新的高速发展。
在数据要素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贯彻落实好国家的大数据战略,2020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我们正式发布了梧桐大数据。一个是要打造生态开放、技术先进、数据全面、安全可控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技术统一采集、处理以及计算。梧桐大数据平台每天数据采集量大概是4800TB,每天处理量是30000TB,数据服务API年调用量接近400亿次,平台的规模是全球运营商第一位;第二、转型推进千行百业,总书记讲要“用数赋智”,依托梧桐大数据,梧桐大数据名字的意思就是梧桐招凤,大数据的平台来推进大数据的应用,全方位合作和应用的百花齐放,融入到百业,服务于大众,沉淀于位置服务、风控模型、精准营销、内容洞察、能力开放等五类标准能力,面向我们的政府和企业,金融、旅游、交通、民生定行业,打造150个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数据新要素在经济社会治理和行业转型升级、营销服务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技术要素方面主要是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社会变革的新的引擎,最具溢出带动性,所以这个方面,中国移动重金部署和投入,推动人工智能的建设和应用,实现规模化人工智能的赋能,发布了九天人工智能的平台,不仅仅是提供了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能力,还汇聚了包括机器视觉、人机对话、网络智能化等各种应用。基于九天的平台,我们前瞻性的布局持续的投入,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的实践的成果。这几个方面,一个是在高技术创新方面,实现了高价值的应用,目前累积孵化应用已经过百家,服务用户超过9亿,创造价值近6亿,这是直接的价值,还有间接的价值,平台的规模在业界应该是领先的水平。第二是产学研协助,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的创新型的项目,通过我们和清华大学研究院开展技术研发的合作,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这样的创新模式,最近我们也一直在研究,企业做,科研单位,产学研到底怎么来做,核心是创新也好、应用也好,目的是要用。这个中间如果不打通,把这个生态建起来,把用的生态建起来,的确还是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因此,这样一个直通式的生态解决了落地缺乏载体和通道的痛点,这个探索我们感觉还是比较成功的。并且我们九天的人工智能已经承担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的重点项目。
第三个方面关于新业态繁荣,赋能数字化转型和发展。赋能社会治理和体系方面,为应对新冠疫情,中国移动集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上线了全国人口流动重点区域检测评估,复工复产趋势分析等应用,累计提供查询服务超过48.5万次,其实大家每一个健康宝或者每个省背后不同的数据,都是靠大数据的流动检测来实现的。助力复工复产,统筹推进,为增强城市的治理能力我们还与贵州省公安厅通管局共同成立了天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研究实验室,协助识别风险人员,封堵违规网站将近6万个,联合断卡行动,打击了33个诈骗窝点,抓捕嫌疑犯和犯罪嫌疑人近百人,所以这些在社会治理方面大数据发挥的作用非常的关键和重要。
在赋能社会生产发展方面,智慧矿山,明天工业和信息化部现场召开一个研讨会,刘部长去主持召开这样一个部长,在港口、矿山和钢铁企业等等,15个细分行业的数字化运用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工业和信息化部准备近期在四个产业领域分别召开相关的会议,来推动5G在行业应用方面的进一步的扩大推广和应用。
在智慧电力等等方面,也有从用到发各个环节全面的5G的融入和使用,应该说通过5G的应用,我们和电力企业的配合提供了成熟的智能电网的解决方案。在社会生活方面,一个是超高清视频,现在大家都习惯了视频彩铃、云游戏、5G消息等等应用现在非常广泛,创造了全新的应用场景,丰富了我们应用的层次和打造新的应用高端。
第四个方面是合作蓝图,这个也算是中国移动在大数据方面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的考虑,打造数智化合作生态。
第一、开放梧桐大数据开放平台,叫做梧桐引凤合作平台,来共建大数据生态体系,一个是推动数据聚合融通,探索通过合作、技术攻关、投资等各个方面,推动各领域的数据与产业链上下融合,中国移动的梧桐数据平台是开放的,全面的和社会各界合作,包括将来以资本的力量来构建我们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充分释放数据价值。
第二、数据开放共享,依托梧桐大数据平台,筑巢引凤,开放数据资源和平台工具,让千行百业凝够用数赋智,这是数据资源的开放。第三、推动生态资源合作,通过和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来攻关大数据技术,加速数智转型,从资源、能力、资本全面和社会合作,共建大数据生态,让大数据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让数据真正从资源变资产,资产能够变成数据的资本。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九天揽月的合作计划,共同筑造人工智能的协同创新。第一、加快5G云计算的建设和发展。怎么能够把真正工业产生的数据和我们平台的数据和5G结合起来,原来我干过非5G的工业网络,所以这个很受启发,我希望在人工智能方面和大家一起能够为人工智能提供泛在的连接和承载,来共创世界一流核心的技术成果,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体系算法和计算芯片多学科融合等方面,持续加强研发合作,推动产业标准发展和技术创新,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
前天我们在北京,也刚刚挂牌中国移动的未来研究院,未来研究院目前主要是这么几个方向,一个是下一代网络到底是什么,再一个就是6G,还有就是人工智能,刨除这个之外,跨界融合从材料一直到科学哲学这个层面,更多的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这也是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发挥企业的担当。另外在全社会技术、资本、要素能够高效流动,在创新上我们也会发挥资本的作用。
通过投资+,来共享新历程,在构筑转型发展当中,股权投资、创新发展,在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发挥作用,把这些要素能够转化为整个社会的动力引擎和能力方面,资本的力量从生态布局一直到能力的汇聚、协同创新都将会发挥重要的力量,我们也愿意和大家一起用资本来加强合作,除了朋友圈,我们还要构建亲戚圈,深化我们1+2的投资平台,因为我们有直投,也有母基金,也有5G基金,协同来共享新型的资本运作。
面向未来,中国移动,特别是通过这次会议,我们看到整个社会,对我感触特别深,大家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对5G和因为5G带来的新的数字化转型充满了期待,而这种期待恰恰是给我们带来了可以更加充满了想象力的美好的未来。所以这个机会我也想作为国资央企,应该担当起更多的使命和责任,和大家共同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好的数智化的明天。
谢谢!
【主持人: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文剑】
感谢高同庆先生为大家做的精彩报告。
下面有请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先生上台为大家做主旨演讲,他1998年加入华为,在华为工作23载。他今天的报告主题是"5G数智化转型新动能",有请鲁总。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鲁勇】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们知道2019年6月6日中国的5G发牌了,那时候我提出两个观点,第一、5G在中国一定是全球最大的第一张网络,第二,5G给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带来很多想象的空间。整个5G的技战术超过50万个,用户数超过3亿个,行业5000多个行业应用,都表明了中国的5G在全球已经走在了前端,我们认为,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不仅是5G,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怎么通过5G、云、AI从一个生产要素变成真正的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华为有些思考,我们认为有两大基础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关键目前技术。一个是全光网和数据为核心的连接技术,还有未来以云、AI和大数据为核心的计算技术的根技术的发展和融合,才能真正让数据产生价值,从而实现智能的生产、智能家居、智能的生活。
将构建一张可信、可靠、可承诺的移动网络,实现云/边/端数据的高效协同,在互联万物的同时,进一步加深联接技术与云、大数据、AI等计算技术的融合
云是未来世界的基础平台,5G可以使云上算力、算法、应用、组件等能力实时赋能到边侧与端侧,同时满足边端面向云的实时能力调用与数据交互,真正实现让计算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
对个人消费者而言,将创造出更多极致体验的应用,实现更多的"身临其境"与"感同身受"。同时对行业而言,将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下面我将从下面这两个维度,结合几个案例给大家分享了我们这几年已经做到的几个案例。
首先可以看到,这个案例是我们跟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舞蹈风暴》,通过这样一个视频128个网状的摄象头可以360度无死角观看这个节目,同时可以多视角、多纬度的观看这个节目,这个不仅仅用在湖南卫视,在央视、在河南卫视都已经在用了。我们在冬奥会,很多的场馆已经放了这些摄象头,实现身临其境的感知。
这个是我们利用空间计算和网络的特性,在北京房打造了厘米级的定位。很多导航是基于室外的导航,我们这个是室外和室内都可以使用,在每平方公里多达40多亿个触点进行扫描,在北京坊用的不仅仅是华为的手机,只要用华为AR的APP,我们就有很多的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感受,包括虚拟的虹猫,点了以后可以到实体的虹猫去打折。第一代互联网做的是文件的互联网,或者是信息的互联网。
第二代互联网是基于人的互联网,所以诞生了像微信、像推特这样伟大的公司和应用;第三代互联网就是真正的数字孪生,将真实的世界和数字世界相结合的互联网,而我们用这样的技术就实现了这样的定位,如果你们用的华为手机的话,你们手机上有这个华为AR,你们打开这个是非常好的应用。
5G对个人消费者带来的变化还不足以完成5G的使命,还要行业和的数智化转型,在行业中,5G也带来了很多的新价值,包括5G基础的网络特性之外,其实5G上行、端到端的切片功能等等原子能力,这些原子能力的结合,与AI、大数据技术相融合,就会产生非常丰富的平台级应用,比如说机器视觉,比如说ATV小车的协同,比如说远程控制等等,而这种水平的能力再结合行业的需求以及各行各业对这样水平的调用,就可以完成行业智能化转型的过程。刚才高总说明天去太原,太原就是两年前在我们和中国移动在煤矿做的应用,为政府、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安全的提升都产生了价值。
5G会让劳动者更加舒适,远程的操控,我们在青岛港、深圳港、宁波港、厦门港都已经开始用了。龙门吊是很艰苦的工作,而且有一个职业病,一定要看着底下的视角,所以很多龙门吊的工人40岁之后必须要退休了,因为他有一些职业病。而且现在年轻一代都不愿意干这个活,我们通过这样的技术,实现了对于行业工种的需求,结合我们高清机器视觉的技术包括远程操控的技术,实现龙门吊可以远端进行控制,原来是一个人控制一个吊车,现在是一人多吊,我们看到它这个屏幕上几个吊车可以同时控制,我想这就是提供了一个真正的让劳动者更加的舒适。而5G的社会发展上也在以人为本上进一步得到了体现。
我们5G可以让制造更智能,我们华为有一句话叫“降落伞自己先吊”,我们打造了5G的工厂,用来造5G的设备。一个是过去我们很多的生产线要人在上面,巴掌大的一块电路板,2000多个元器件,一个质检需要两到三分钟,所以通过华为自身的实践,也实现了我们生产效率大幅的提升。5G还能做什么?还能让生产更加的安全,这是江西的案例,叫星火有机硅,化工厂最大的挑战就是安全,易燃易爆高温腐蚀等等,因此对于安全的监控要求就非常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跟运营商一起对于江西的星火有机材料实现了工程、工艺、厂区内的人、机、物全要素的协同视频采集、全链条分析,使他们工人的安全预判提升了80%,让作业违规也减少了75%。
其实5G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从2019年5G发牌,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对老百姓的生活以及各行各业的应用我们已经走在了全球的前列。贵州我们也进入了5G发展的快车道,最新的数据,贵州的基站数据已经超过2万个,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时在电力方面,我们在电力方面的前端和贵阳已经完成了5G配网自动化,所以5G在进入行业的过程中,在贵州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华为公司在成长过程中,也推动了全球5G的发展,这里我们提出四个倡议,2019年我们包含热情的去提出行业的孵化,我们去进行0到1的推进,现在在钢铁、矿山的制造领域已经进入了1到N的快速孵化器,中国在5G的发展上到底需要什么呢?
第一、标准的融合创新,真正的产业数字化,除了5G包括你的通信系统的标准之外,更多的还要融入到各个行业系统和产业系统。我举一个小案例就是煤矿,我们在做煤矿的实践中,在煤矿井下,以山西阳泉煤矿举例,450多米井下,采取的无线视频的标准是6W,这个标准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标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我们跟中国的相关的标准制定组织进行沟通,同时不断的验证安全性,是否可以不断的扩大它的发射功率瓦数。这些问题都是产业4和5G行业我们融合的这样一些新的课题,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标准的融合创新是第一个倡议。
第二、商业模式的倡议。如果说5G仅仅作为不管是5GtoC尤其是toB,如果仅仅以连接的带宽和流量来进行闭环的话,这个产业发展不大,更多的应该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区域价值的定价,到底5G能给行业带来什么价值,这样才能真正的驱动上下游创新,真正能够驱动我们商业。
真正5G走向行业、走向产业的时候,行业终端包括网关这是一个需要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持续创新,也需要全球尤其是中国的上下游的产业链和硬件的公司我们一起来努力,光有网络还不够,还有行业终端的图旁。
第四、生态协同创新。很多行业的信息化,包括行业的自动化去发展,中国煤炭的自动化做得还不错,但是信息和通信上有短板,但是我们要敬畏行业,要理解行业,真正的跟懂行的人一起发挥5G的潜在的价值。在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包括软件提供商、产业组织共同参与下,我们可以共同塑造一个更好的、更长的5G产业链的价值。
最后我想说,贵州跟华为一直很有渊源,未来华为公司的云的数据中心也在贵阳,我相信会对贵州乃至中国的数据产业带来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数聚贵州,明天我们值赢未来,代表华为公司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
第四阶段:高端对话
【主持人: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文剑】
感谢鲁勇先生为大家做的精彩报告。
主旨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周济院士、江小涓院长、邬贺铨院士、高同庆副总经理、鲁勇副总裁的精彩报告,感谢大家的大力支持!
接下来,大会将进入高端对话环节,共有两场精彩对话。第一场对话的主题是数字经济与新基建,嘉宾们将围绕数字经济对经典经济学提出的挑战、新基建核心特征技术的发展情况与趋势,讨论国家层面新基建布局的思路,探讨新基建在经济结构升级中所带动的新型智慧城市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价值。
有请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章艳女士为我们主持第一场高端对话。参加高端对话的5位嘉宾是: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朱永涛先生
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巍先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云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灵运先生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所长张昊先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主任刘忠麟先生
第一对话阶段:数智经济与新基建
【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 章艳】
【章艳】:这个对话环节是数智经济与新基建各位好!不光是刚才给我们分享了案例,同时两位院士给我们讲了技术端,新基建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这个话题从2018年开始已经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了,有人要问了,新基建是不是指的是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我想问一下,和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会为我们的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新的挑战和一些新的机遇?
【张昊】: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必将对我们的社会、经济产生方方面面的颠覆性的影响,新基建主要包括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的基础设施,它将对数字经济产生新的变化,将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我个人认为有三大机遇和挑战:第一、我们把握新基建变革的机遇,同时是我们国家参加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抓手,如果能够打造我们新的数字基础设施的话,对我们未来在新的工业革命过程中占据着一个制高点,夯实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对于民生有很大的机遇,首先我们新基建将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消费的升级,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从产业方面,千行百业在推动数字和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强后发优势,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5G可以下矿井,也可以提供各种的无人设施,其实5G跟各个行业深度融合,能够提升各个行业的效率,有助于让我们国家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
【章艳】:杨总,您有什么补充?
【杨灵运】:我认为机遇和挑战是有三个方面,首先新基建有别于老基建,目前是最炙手可热的话题,我是来自航天科工集团,并且我们的信息化产业比较发达,挑战和机遇三个方面:第一、对企业侧在政府大力推动和引导下,中小企业如何能够拥抱新基建,如何能够通过提质增效,改变它的模式,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对于我们这样的龙头企业,如何能够借助在新基建领域机会的把握,我们首先改变自己,然后通过自己的改变去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更好的促进我们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比如说我们集团公司目前正在做数字航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板块就是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首先拿自己来做试点;第二、技术的创新、传统的技术的升级迭代对于技术的打造很多痛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机会和挑战。第三,在信息安全方面,传统信息安全相当于覆盖的主要是点状,或者相当于几个面,现在的信息安全现在更加复杂、更加宽泛,但还是有一些挑战,另一方面催生了新的产业。
【章艳】:林巍总,刚才也说了新基建是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基建同时又是新兴产业,对于您来说,您认为作为行业龙头来说,在新基建的执行层面,您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手段或者措施,又或者是关键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在哪里?
【林巍】:非常高兴能够参加5G驱动数智化转型的对话,浪潮是国内云计算领军企业,同时也是根据新基建发展产业布局和需要,浪潮现在也在以5G为中心进行新一代通信产业布局。对于新基建的话,如何能在整个产业数智化转型中发挥它的发力点,我个人认为可以考虑三个层面的问题,对于新基建,典型的特征它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设施,它不是被孤立的,更多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要去赋的基础设施,它需要的是一个更融合、更开、更协同的一个产业生态。
所以对于发力点,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对于5G和千行百业的融合,5G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领头羊,我们应该去构建一个新的生态,因为这个新的生态,需要融合我们的传统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包括IT产业、OT产业CT产业,这种融合也需要我们产业界去打造一个更开放的生态,这是开放和协同的生态是我们去需要解决的第一个发力点。
第二个发力点,5G也好,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好,我们去赋能传统产业,不止能带来产品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带动新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就像前面的几位院士讲到的,对于很多生产制造型企业来说,有了新基建以后,不光是产品范围局限在产品制造里,更多是在全生命周期制造里面,这种数智化创新也是需要的一个创新点。
第三、需要一种新的力量参与。
【章艳】:新的力量指什么?
【林巍】:比如IT、CT融合过程中跨界的新的力量,也包括上下游协同的。
【章艳】:其实也是生态再造的一种模式。
【林峨】:在这种背景下,浪潮在十四五新的开局之年,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世界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领军企业,也希望我们能够成为社会经济转型的优秀服务商,也能够成为新基建建设的骨干企业。
【章艳】:请您结束您的广告时间。林总说了这么多关于新基建的布局和想法,涛总,中兴通讯也是行业龙头,事实上新基建带来了很多闭环式的发展,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再造等等,我想知道对于您来说,您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您要抓住哪些机遇和挑战?
【朱永涛】:新基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的新基建,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包括创新的基础设施,我们认为新基建要体现在三种新上,新技术、新模式、新机遇。所以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讲,第一我是一个在5G新基建或者说数字技术领域内我们是提供新基建的数字基础设施的企业,我们认为,基于创新技术的落地,这些新的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合作上,我们认为是非常好的机遇。
我可以举两个例子,当然不是做广告去年国家发改委的新基建项目,我们在南京的基地实际上非常快的时间,用了7个月的时间打造了一个新的生产线,这个生产线的产值去年就达到了300亿,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刚才几位演讲的嘉宾也提到了,用5G技术制造5G装备。周院长也提到了,80%的5G技术应用场景会出现在智能制造场景,我们在寻找突破点的过程中,去年在南京的实践比较生动的体现了这一点。此外我们在不断的加码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量,特别是贵阳作为我们国家大数据中心产业集聚的地方,数据中心我们也要关注绿色,关注节能、关注环保,在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达标的过程中,数据中心也要做到更加的节能环保。实际上我们新基建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的降低数据中心的功耗,利用一些创新的能源技术,可以在市场布局上找到更多的突破点。
【章艳】:其实刚才您也说到了新基建是以产业为赋能对象的,通过驱动产业不断的升级,驱动商业模式的不断的再造,催生新的业态,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我想请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刘主任,作为龙头行业,新基建为产业赋能方面究竟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同时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忠麟】:我认为新基建对于产业赋能的核心仍然是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塑造新的数字化产业生态方面。它的赋能体现在方方面面,最典型的就是生产方式的转型,刚才我觉得各位院士讲得PPT我特别有共鸣,实际上在我们的很多实践过程中,因为我们电科也是在做信息化的工作,我们目前和智能制造、智能能源相关的一些大型企业达成了非常好的生态共同体,在工业互联网赋能相应的华能、华电的制造领域里还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二点,在生活方式上,刚才好多专家们也都讲了,实际上这方面核心在于说,新基建是把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作为一个充分融合的基础,这个基础一定会催生很多数字化的想象空间,当前的互联网模式讲究个性化的服务,讲究共享经济,我想新基建的推出一定会让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对我们相应的共享经济、包括相应的个性化的服务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个赋能作用还体现在整个机制上,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方面,实际上保驾护航了产业的赋能和转型,政府层面,我们一直在抓一个事情,就是搞生产要素的开放和供给,这个对于新基建的发展一个非常核心的作用。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疫情期间国务院有一个联防联控的大数据专题组,我们电科也是其中的一个单位,利用开放的数据实现全链条的管控,光去年一年至少是几十亿次的访问,保障了联防联控,包括复工复产,所以对赋能是方方面面的。
【章艳】: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多是轻资产、高科技含量以及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事实上它涉及的领域大多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短板,这个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短板,究竟要怎么样去突破它,如何要在短时间内突破这个短板?
【张昊】:您提到短板,大家也在关注最近的卡脖子、大国竞争的东西,目前来看基本上每个领域都有一些核心的技术。其实单看每个技术都很复杂,是综合性的、高度复杂性的,但反过来看,每个技术又是相互融合的,未来我们要突破短板,最核心的一点还是要整体的发展,融合发展的观念,怎么样让这些技术发挥1+1>2的作用。
我们很多的理论、系统都需要有一个突破性的创新,然后确保我们在基础理论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关键环节希望能够实现自主可控。然后让技术能够让融合创新提供新的范式,第三个最核心的还是要推动技术和我们产业加快融合。很多技术,就是你很先进,但是如果你跟很多产业结合不起来的话,很多作用发挥不起来,一定要边用边试,反过来推动技术的发展。
【章艳】:互为反哺、互为加持。杨总?
【杨灵运】: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政府侧,一定要推动场景的打造,推动场景去测试和验证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和应用;同时要避免盲目的投资、过度的投资导致浪费和导向的不一致。第二、企业侧,大企业一定要牵头去做试点示范,通过自身的短板和补充,通过新基建的融合、赋能和创新,使自己能够保持不败之地,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因为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通过中小企业对自己的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流程再造,通过拥抱社会化的新模式创新,最终4构建网态化协同发展模式,从而企业强了、产业强了,自然新经济就强了。
【林巍】:我们的长板是5G网络技术,但是短板是5G应用技术。现在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中国5G应用技术领先的问题。
【章艳】:怎么解决?
【林巍】:看看目前行业用户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我用5G一定要用得好、用得安全。之前把5G作为新基建的领头羊,带来的是阳春白雪的东西,行业客户觉得是高不可攀的东西,那就需要我们去打造一个开放的,能够去满足行业客户需求的,而且是高性价比的5G的云网产品。
为什么开放呢?以往的产品更多是标准化的产品,服务于数十亿的客户,个性化完全是差异化的,所以一定要开放,才能够迎合行业的需求,只有这样,行业客户才愿意把我的IT技术去进行融合。第二点我们一定要贴近客户,深入行业打造一个满足行业应用的5G产品;第三、高性价比,行业要用得起,不能说用很僵化的收费模式,更多是要用价值趋向,高性价比的5G产品,这样从云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位置下,把云的价格大幅降低,这样才促使今天所有的企业都要上云。所以关键是要有这么一个高质量的产品供给,才能解决5G应用技术。我们浪潮也是致力于打造这个产品,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在数智中国当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章艳】:朱总呢?
【朱永涛】:通过短板我们知道新基建是数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要解决这个短板问题,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去想办法:第一、政策层面,第二资本层面,第三产业协作层面。政策层面,今天上午参加开幕式的时候,我对贵州省委谌贻琴书记的介绍深受启发,书记讲,贵州现在是大数据产业政策出台最多的省份,我们也知道,国家多个部委不断的在推出围绕新基建、围绕数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部署。比如说交通部发布了关于打造数智交通设施的产业引导政策,所以从政策层面,我们的各级政府,中央的各个部委应该起到这个作用。第二,从资本层面,我们过去知道传统基建基本上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实际上政府投资的压力也非常大,新基建以后,我们认为资本应该由政府投资加上企业投资,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才能释放新基建发展的活力。第三从产业协作层面,上午工信部刘部长提到说2020年我们累计在跟5G结合方面,已经有超过1万个试点,本身,实际上我们自己也有切身的体会,比如说现在中兴已经联合了500多个合作伙伴,在18个大的场景里面,我们打造了100多种应用,也试点了数百个客户,所以产业协作对于突破短板也是至关重要的。
【章艳】:嗯,刘所长。
【刘忠麟】:我是想从核心技术层面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补短板离不开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我个人认为需要两手抓,一方面应用场景来牵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产业基础的核心技术发展,这一块在各个主要部委包括各个地方已经有所布局,后续要把这个这个更成体系规划,电科也参与这个事情。
第二、协同,需要落到实处,我们需要资方也好、应用方也好发起联合体的创新机制,促进技术的快速形成。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成果的转化,我们之前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去支持高校包括科研单位成果转化的机制,后续5G包括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都广泛的参与,这种成果转化的机制需要我们搞得更灵活、更热闹,这样大家才能参与到这里面。
最后我还是想再强调一下,5G不光是要把人和物体连接起来,连接起来之后还需要给他们要有活水,所以还是要回到我们的生产要素和相关的资源开放程度上,需要给大家提供支撑。
【章艳】:怎么样激活数据要素的潜能。通过刚才这个问题大家来找短板,很显然看到了各位专家、企业家也好,在执行层面已经找到了突破点和关键点、发力点。刚刚我们也聊了这么多,数智经济与新基建的方方面面,我想从在座的各位用一句话来说说对于数智经济与新基建行业的寄语,同时对自己说一句寄语,在未来自己在行业当中会属于什么样的状态?
【张昊】:新基建相比于传统基建一定会促进数智经济全面转型的发展。我们是中国移动的代表,我们会抓住两个基点,一个基点就是5G网络,剩下的就是以数据中心为代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现在中国移动打造了数据云网的战略,希望能够打造向全社会提供云网一体化的供给。从我个人,我自己的工作也涉及到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未来希望把我们的网和云做一个深度的融合,未来希望我们的算力像电力、自来水一样随需而用。
【章艳】:刚才刘总在做演讲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心潮澎湃的,我们已经开始布局6G了,然后是梧桐树效应。
【杨灵运】:今天听了这么多专家院士的报告,让我耳目一新,我也是对未来新基建赋能方方面面充满了信心。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我们也是要充当央企的担当和责任,更好的发挥场景的效应,一个是提升自己的实力,第二向社会去输出我们的能力,共同拥抱新基建。
【章艳】:起到引领的作用。林总。
【林巍】:新基建必将4掀起数字化和数字产业的新浪潮,浪潮也致力于成为新一代领先的云网融合的产品供应商,打造三最:最开放、最满足行业客户需求、最具性价比的5G产品,让行业用户真正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产品,推动5G和新基建融入千行百业,助力整个数智产业发展。
【朱永涛】:新技术能基建,加速数字产业化。新产业模式助力新基建模式,加速产业数字化。
【刘忠麟】:我们5G上来以后,连接的人、物体会巨量的增长,这样会给我们以物联、数联、云联为基础的新基建的数字经济的基础给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非常有信心。作为中国电科来讲,我们的一个使命就是安全可靠的为国家和军队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在这个浪潮当中,首先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第二起到支柱作用,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章艳】:我们看到了各位的初心和使命,也希望未来数智经济与新基建会引领我们的新基建不断的向前发展,谢谢各位!
第二对话环节:大数据驱动数字经济
【主持人: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
刚才,各位嘉宾围绕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畅所欲言、贡献真知灼见,相信大家收获匪浅。
现在开始第二场对话,主题是"大数据驱动数字经济"。在国家新基建战略布局中,大数据已经成为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本场对话嘉宾们将基于对大数据的价值认知,交流大数据开发和利用的最新成果和实践,探讨数字化、智能化对未来中国产业转型的深远影响。
有请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章艳女士继续为我们主持第二场高端对话。
参加高端对话的4位嘉宾是: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先生
浙江大学教授、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春晖先生
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梁雅莉女士
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魏巍先生
有请主持人和对话嘉宾。
【章艳】:进入到我们第二场论坛的话题当中,谢谢各位参与我们的讨论,这一轮我们将讨论大数据驱动数字化经济。其实刚才我们在谈数智经济和新基建的时候,对这个话题都是有一些链接的关系。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之下,我们都知道大数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而且在近几年以来,我们国内一直在强调要发展大数据产业,我们要构建大数据生态体系。请问各位专家,到目前为止,产业和生态构建是不是已经成熟了,另外在应用和管理方面我们还会遇到哪些新的挑战?
【王春晖】:大数据,我先说一下它的挑战。大数据现在的挑战面临的问题挺大。第一个挑战,关于数据的权属的问题,今天刘鹤副总理讲了一句话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研究数据的权属和数据的垄断。现在数据权属不清,所以数据生态很难构建;第二,如何让数据为实体经济赋能,不要老提数字产业化,如何为实体经济赋能?第三个,也很重要,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如何按照它的贡献去参与分配,现在都没有贡献就随意使用数据,因为生产要素是按照贡献来参与分配的,没有贡献不能使用数据;第四、5G环境下的数据不像消费互联网,连接了那么多的设备和机器。所以安全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章艳】:王教授说得每一个话题都是我特别想知道的,我们接着王教授的话题往下说好吗?
【杨健】:对于大数据产业成熟度有多高,我个人的观点还谈不上成熟。目前数据安全领域技术并不是那么成熟;第二、从我们的产品包括品牌,在座的各位能够一下子说出来多少著名的大数据产品、大数据品牌有哪些?很难说出来。第三、产业链是不是已经形成了;第四、整个产业运行的规则包括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的定价体系有没有形成,这些从技术、产品、企业、品牌以及规则形成的体系来看,可能我们的成熟度还不够。但是很欣慰的看到,十四五规划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多部署和安排,我理解十四五规划的第五篇,单独用一篇来写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对于公共数据的看法,对于数字技术的产品与发展,以及与国际标准的对接都做了很多部署,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我对大数据产业成熟度的理解。
风险和挑战有哪些?王教授提得这四个挑战确实非常重要。但是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还是要提出两个挑战,第一要解决认识的问题,大数据是好东西,我们不要去怀疑它。但是我们学术界、产业界包括新闻媒体的朋友还在更多的从怎么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角度,因为我感到有些声音,有些言论,可能大数据像作恶一样。第二个挑战,还是怎么能够把数据用起来,数据最核心、最本质、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把它用起来。
【章艳】:谁来用。
【杨健】:对,这些问题解决好,才是所谓的能够推动大数据产业快速往前走。
【章艳】:关于数据谁来用、怎么用,安全问题,还有赋能的问题,梁总您来说一下。
【梁雅莉】:我非常同意王教授和杨院长讲得关于大数据和产业成熟度的问题。实际上大数据产业成熟度现在是慢慢孕育的阶段,戛纳曾经有一个数字政府成熟度的模型,从电子政府、到开放到完全以数据为中心,到完全的数字化,到最后的智慧型政府是要经历过这样一个路径的。但事实上,去年新冠疫情的防治,我们走到了可喜的一步,无论是健康码,还是通信大数据的行程码,都为大数据具体场景的落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这样的路径上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大概三个:
第一、连接的挑战,未来的大数据的计算、算力、和连接越来越紧密,也意味着未来计算架构的变迁,未来数据和计算的架构以云、边、端为趋势,如何来部署自己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赋能业务创新这是一个关键点。
第二、思考的升级,当大数据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从消费互联网渗透到各种各样的实体经济的时候,如何让数据的洞察真正变成数据的价值,能够真的去再造每个业务的流程或者生产的流程,做到完全的融合,这也是一个关键点。
最后一个还是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的升级,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做跨界的融合,当越来越多的行业做数据的交换,做数据的开放一定会产生很多的创新,如何在行业内和跨行业进行数据合规的应用,所谓使用数据的人或物如何合规是非常大的挑战点。现在的联邦学习和隐私计算并不成熟,如何让隐私计算和联邦学习成为我们思考的方向很重要。
【章艳】:其实是核心技术层面的方面,可能我们在探讨新基建也好,还是数字经济也好,离不开技术的实时升级以及人才的实时升级。魏巍总,您是云上贵州大数据有限公司的,数博会在贵州从2014年开始,那时候已经是前瞻性、战略性的布局,有几个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作为您来说,您最有发言权,听了这几位的思考之后,对于您来说会带来怎样的挑战?
【魏巍】:这个感受是很收的从2014年3月2日的第一次招商推介到2015年的第一届数博会,到现在已经六年时间了,一开始没有想那么多理论问题,我们是先实践,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没有石头,是先扔一块石头进去摸索。我跟梁女士以前也是同事,我是英特尔原来的员工,我有一定的技术背景,但是我现在看待大数据发展问题的时候,我个人觉得很多数据方面的技术问题还不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
比如说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等等,包括数据可用不可见等等。在技术之上是商业问题,再之上是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包括权属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的话,就像是你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没有在法律法规体系上得到合理的运作的时候,这种发展得越块,可能蕴藏的风险越大。这是我们探索过来的,包括我们去做数据交易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会。
但并不是说有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恰恰不可做,由于国家非常重视,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贵州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全国最早开始做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省份,我们最强的是政府的公共数据,我们先把这块拿出来做试验,我们怎么去想呢?就是三个字,聚、通、用。第一步把数据先聚起来,以前都是数据孤岛,聚起来才有可能。为了聚我们建设了一南一北的两个大的数据中心,包括省内还有很多数据中心。
第一步完成了之后还有云网平台,这个是我们自己在数据中台部分能够实现数据治理的基础设施。在数据汇聚和打通之后上层有很多应用,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解决这里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云上贵州大数据公司就是这样的公司,完成政府交给我们的使命和任务。
【章艳】:只有更好的发现问题才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刚才三位说到这个问题,王教授您怎么看?怎么逐一分层次的来解决呢?
【王春晖】:实际上数字经济最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平台经济,最近我们做了两个定义,就是说所有的数据网平台上聚合,这个平台属于什么?它的属性是什么?就像移动公司,国家给你定位的是公共基础设施,你都不能对它随意处置的;第二、这个平台是数字服务的基础设施,如果把这两个属性搞明白了,我们的权属就搞明白了。
2015年发的国务院关于大数据发展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数据属于国家的战略资源。总书记在讲话当中特别担心的是,现在很多的国家安全数据都掌握在互联网公司里面,你们这些企业要保证数据安全,总书记已经在喊这个话了。所以国家现在已经提出来了,叫建立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除了我们自己做中心,所有的数据中心按照国家战略性资源,由国家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进行整合、统一进行分配,数据资源一定属于国家控制,这个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这是一个主权问题。
【章艳】: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同的,我今天想探讨一下,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大数据的推动下,我们的数字经济的发展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模式?新基建+技术升级会为我们的落地端、我们的执行端带来哪些新的机遇或者挑战?
【杨健】: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肯定会引起我们的生产模式,包括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我们过去说最早的是资源性的经济,在农业时代、在工业时代,我们都是靠资源,不管是土地、矿产这些资源,进入了工业时代,特别是后期我们提的是技术、资本,这些都作为所谓的生产要素,这些都作为投入的变量。
我们今天也在谈数据要素,如果数据真的作为要素的时候,对经济发展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怎么来权衡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零我想了一个词叫数据密集型的经济或者数据驱动型的经济。对于经济增长,如果数据作为内生变量的时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未来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数据最大化的应用来促进经济增长。
【章艳】:这样的场景我们需要花多少年?
【杨健】:今天我们看到的大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包括很多基于互联网进行创业的公司,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和使用,只是我们没有很好的理论解释清楚而已,今天已经开始了,但是这个过程还是比较漫长。说十年二十年还谈不上。
【章艳】:梁总。
【梁雅莉】:2020年数字经济大概占到全国经济的17.8%的样子,数字经济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无论通过数字经济产生新的业务方式,我们出行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家都已经体会到了,在未来还会催生什么样的模式?
我们有一些浅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跨界经济。当技术成为生产力去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的时候,我们传统的行业的一个重新业务模式的再造,服务模式的提供会发生一个深远的影响,其实大家都可以看到,传统的金融业现在泛金融化,传统的医疗行业现在在走大健康化;第二、创新的经营模式,当技术跟我们的传统产业融合的时候,这个创新会发生在各个行业,海底捞我们大家都吃,可能从来不会想到说海底捞的一个店会采用新的信息技术,帮他节省每个店的电费,因为电费对于他的成本来讲占到所有运营成本的40%,同时在去年的新冠疫情下,所有物流行业都是我们的生命线,我记得我跟韵达创始人见面的时候说我们不是一个科技公司,我们是一个创新公司。最后一个就是无人经济,在新冠疫情之前已经是初露峥嵘,只不过新冠疫情变成催化剂,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加持,我相信无人经济会得到蓬勃的发展。
【章艳】:我们说到大数据的发展,我们特别不想承认的是在后疫情阶段,其实我们的大数据是起到了绝对的监管作用。魏巍总大数据对于中国产业的转型是什么样的影响?
【魏巍】:您讲到了新基建,这个新基建是数字经济下的新基建,我再加一个定语,作为一个西部省份,贵州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去完善我们的新基建。我们拿两个东西对比一下,贵州以前只有一个机场,到现在有18个干支机场用了30年的4时间,我们现在有7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可是我们从信息基础设施的角度来讲,我们从无到有,有了国家骨干直连网的节点,有了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的枢纽节点,这个花了五年时间。这个其实对于贵州千百年来贫困落后的省份来说,这是最大的机会,为什么我们年年都要半数博会,就是要把数字经济干下去。
从我们发展新基建的角度来讲,简单三句话,三个同心圆,第一个就是核心的基建,就是我们的数据中心,但是这个数据中心绝不是以存储为目的,而是存储+计算力。第二、数据治理的基础设施,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整的云网平台,这个云网平台现在已经建起来了,包括我们的数据中台、区块链中台,这些中台作为治理的基础设施,可以在极高的效率下去完成所有的政务数据开发应用;第三、关联的基础设施,包括了我们自己去打造的供应链,我们自己的生态体系,这是我们一个西部省份,以前我们讲产业落后,但是现在我们在大数据产业上连续六年增速还是排在第一的,当然我们的总量小,但这是我们在新基建基础设施发力的一个看法。
现在大数据的时代,应用如何去做?我们用政府所赋能我们可以去开发利用政府公共数据去做,疫情期间治理的问题,这个治理当时贵州省,大家手机上的扫码,健康码扫一下,贵州很低调,我们是全国第一批接入到国家的系统里面,我们6天时间开发上线,我们最快、而且最准,我们当时是5个纬度,而且最简化,也是最全。通过这样一些小例子,我们就是用数据驱动这些应用,我们用数据在重点场景孵化一些产品,这些也许称不上产品,但是我们先做出来。
【章艳】:确实我们看到了数博会,看到了我们的大数据确实是加持赋能了贵州,贵阳今天变得这么美,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大数据驱动数字经济,同样是例行请每位嘉宾对自己说一句话。
【王春晖】:大数据的应用,未知远远大于已知。
【章艳】:再次让我们思考。再来说一句。
【杨健】:我们产业界愿意与各方共同努力,更多是探索。
【梁雅莉】:也许这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机遇,对我们自己来说,作为技术的提供者,我们是水利万物而不争。
【章艳】:作为以前的同事您要对魏巍总说一记什么
【梁雅莉】:我觉得贵州已经走在了大数据应用的前沿。
【魏巍】:聚数据、搭平台、建生态,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
【章艳】:感谢各位在座的嘉宾,谢谢你们!今天第二场论坛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各位,其实这真的是一场含金量非常高的论坛,应该好好的听一听。
【主持人: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文剑】
我认真听了这一场对话,四位嘉宾包括主持人给我们风险了关于大数据方面智慧的火花,感谢我们的对话嘉宾,感谢章艳女士。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来自数字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和交流对话,让我们对5G与数字化的转型有了更加深刻的转型和认识,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科技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的5G和数字经济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最后,感谢贵阳数博会执委会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科学家、企业家、政府部门对我国信息通信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付出和奉献。现在,我宣布本次活动到此结束,让我们相约明年!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