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即将开始!
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高端对话
时 间:2021年5月27日09:00—13:00
地 点: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3楼国际会议厅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
承办单位:央视网
协办单位:新服务30人论坛
支持单位: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
学术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主 持 人:曹煊一 中央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主持人(曹煊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参加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高端对话,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曹煊一,非常开心与大家相聚在多彩贵州、爽爽的贵阳。
本场高端对话由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支持,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央视网承办、新服务30人论坛协办,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感谢各机构和各单位对本次活动的关心和支持。
在我们的活动开始之前,首先非常隆重的为各位介绍出席今天高端对话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欢迎李主任!
贵州省副省长吴胜华,欢迎吴副省长!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助理代表张忠军,欢迎您!
贵州省贵阳市副市长冉斌,欢迎冉副市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欢迎魏所!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欢迎欧阳院长!
奇安信集团首席战略官、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院长刘勇,欢迎刘院长!
大龙网集团董事长冯剑峰,欢迎冯董!
华为副总裁、ICT产品组合管理与解决方案部总裁马海旭,欢迎马总!
满帮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徐强,欢迎徐书记!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彭斌,欢迎彭总!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伟,欢迎刘总!
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彭南峰,欢迎彭总!
贵州电子商务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凯,欢迎周总!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金汉伟,欢迎金部长!
同时,出席本场高端对话的嘉宾还有来自科技、农业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机构与知名企业代表,以及来自多家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的到来!谢谢你们!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家大数据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将大数据应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新阶段,如何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绘就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大家知道,贵州省是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也是践行精准扶贫的生动范例,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贵州又将如何继往开来,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贵州省副省长吴胜华上台致辞。掌声欢迎。
吴胜华:尊敬的李春生副主任,张忠军代表,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中国数谷邀宾馆,人杰地灵待高才。在这美好的初夏时节,全球大数据领域顶尖学者、知名企业家和广大从业者齐聚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共同迎来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共叙友情、共话发展,共谋未来,共话蓝图,让人倍感高兴,令人振奋。
在此受李炳军省长的委托,我谨代表贵州省人民政府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对大家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春节前夕,在贵州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指导,为贵州谋划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创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四新”宏伟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新”抓“四化”,按照“十四五”时期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
今天,在这里举办“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高端对话,就是统筹推进开新局抢新机的一场盛宴,就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一场大餐。集思广益,引才引智,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
“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在贵州既有独特的优势,必将发挥1+1>2的协同作用。贵州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大数据各领域开展系统性试验,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数字经济发展风生水起,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贵阳、贵安已经成为全世界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大数据成为世界认识贵州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贵州作为全国唯一集聚低维度、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省份,山川秀丽、气侯宜人、文化多彩,是生产有机农产品的理想之所。“十三五”十七年均6.2%的增长,排名上升到第14位,农村年均增长14.5%,增速多年居全国前列。
“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在贵州具有独特的魅力,必将带来农业大发展、农村大变化。当今时代,大数据已成为推动质量变革、效力变革、动力变革的强大引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用好大数据这一助推器,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农村服务水平,用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如今,走进贵州的乡间地头,可以看到大数据信息化技术让农业生产实现加速度,产品销售进入快车道,为农村发展装上了智慧引,乡村振兴有了智慧心。“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在贵州具有广阔的前景,必将进一步催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农业农村是数据资源最为丰富的行业和领域,发展数字经济的空间和潜力巨大,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把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推进,加快大数据与乡村振兴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经济必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大数据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的前景无限美好。
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企业家朋友,都在大数据和乡村振兴领域有着深入独到的研究和见解,你们的思想、观点和意见必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深入应用。贵州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与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最后,祝本次高端对话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在贵州度过精彩之旅、美好之旅、难忘之旅。谢谢大家。
主持人(曹煊一):非常感谢吴副省长的精彩开场和精彩致辞。我们相信大数据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必将高质量助力贵州乡村振兴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正如吴副省长所讲,今天这场高端对话邀请来这么多领导和顶尖的专家学者,大家百忙中齐聚一堂,就是为了大数据能助力乡村振兴带来更好的发展。相信今天能带来一场头脑风暴,非常的期待。
2018年,粮农组织给予了我们的农业农村发展大力支持。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助理代表张忠军带来致辞。掌声欢迎!
张忠军:尊敬的吴胜华副省长,李春生副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我很荣幸代表联合国粮农组织参加此次对话。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粮食系统、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在此次疫情中,我们发现了大数据的作用,数字创新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产业链和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为后疫情时代全球农业粮食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宝贵经验。
联合国粮农组织一直努力挖掘粮食农业数字技术的潜力,先后推出了多项有关计划和倡议,例如粮农组织发起的“手拉手行动计划”,是在发起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搭桥,涉及农业生态、水、土壤、温室气体等,同时遵守适当的数据保密协议。目前,地理空间数据平台有38000个用户,为了满足“手拉手”行动计划开展了全球到微观层面的复杂分析。粮农组织成立了统计数据创新实验室,整合大数据数据文本和挖掘技术,确保数据的实效性。去年,粮农组织成立了国际数字粮食及粮食平台,进一步推动国际粮食论坛和经济论坛之间的协调和联系,支持政府提出政策,最佳做法和资源准则,提升数字技术应用给农业带来的技术,同时解决潜在的经济、社会和道德影响及关切。
此外,粮农组织与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指南和报告,包括《数字农业战略指南》《区块链与农业》《大数据与农业》等报告。研究报告发现,农业发展和数据驱动和数据密集型特征,大数据的应用往往伴随着其他技术的共同推广。例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和物联网等,这些技术的推广可以改善小农户获取信息、投入产品进入市场的机会,有助于发掘生产潜力,提升经济效益。数字化平台的普惠性和包容性有助于提高社会效益,区块链等技术能够提高食品的可塑性,增进整个价值链的透明度和信任度。深入学习、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有助于这些先进的作物管理、病虫害监测、物种识别和水土管理,从而提高粮食管理。然而,数字化也有潜在风险,尽管实现数字技术的成本大降,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成本高昂、技能不足和资本有限,许多发展中国家数字性农业仍然较难把握这些技术。机器人技术有可能造成对劳动力的替代,这对农村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对数据共享方式的保护也是一个关切点。数字化往往意味着大量利用数据,应该通过建立隐私标准和安全屏障保护用户。为实现机遇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农业粮食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数字化技能水平,缩小数字鸿沟。
粮农组织促进国际金融和数字化合作,粮农组织携手中国农业农村部和国际电信联盟,讨论发展趋势、国家战略、技术方案、可持续性未来发展等。共同举办了线上讲座,发布了农村电商经验报告,介绍了中国农村电商的模式与创新经验,共其他国家参考。近期,粮农组织发起了数字倡议,依据当地需求和情况倡导因地制宜推动数字转型,努力推进世界各地农村和村镇的数字化转型。粮农组织在亚太区域搜集整理了23篇案例,其中3篇来自中国,包括浙江全域数字治理,在重庆市双惠村建立的农村电商、培训体验等服务,在江西景德镇的推广云平台,为农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这些是中国在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领域的部分经验,中国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参考案例和模式还有很多。
最近几年,中国政府先后发布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等,相信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技术的潜能将在中国得到进一步释放。
粮农组织在中国也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创新项目,例如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粮农组织与广发证券、中国农业科教基金会开展合作,计划在2019-2022年间在中国4个省16个村打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项目通过互联网+农业+农村金融的创新模式,发掘数字农业发展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未来,粮农组织将继续与政府机构、事业部门、科研院校及有关各界一起努力发展智慧农业的发展潜力,推动粮食减省,提升粮食系统的效益、包容性,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积极的努力。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曹煊一):谢谢张忠军先生的精彩致辞。同时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嘉宾的精彩致辞。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来自全国科技、农业、大数据、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精英代表,共同分享"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见解、新实践。
主持人(曹煊一):接下来进入主旨演讲环节,首先有请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带来主旨演讲,有请。
李春生:尊敬的吴胜华省长,张忠军代表,冉斌市长,各位来宾,各位专家,来自企业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来到美丽的贵州贵阳参加这次“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的高端对话。目前,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问题。随着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社会经济活动充满智慧,更加灵活、更具智慧,深刻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改变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不断催生了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和动能。从这点来看,谁掌握了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谁就会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从农业领域来看,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性全局性任务。这一历史阶段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要求以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的广泛应用来作为重要的支撑,而以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内容的科技创新,以农业传感器、农业机器人、农业智能设备等技术成果不断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全方位的应用、多业态的智慧农业产业应运而生,推动了农业产业现代化,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智能化,为农业智慧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整体提升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这次会议围绕“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这个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我感到这是进一步推进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建设的良好契机。大家知道,农业是我国基础性的传统行业,现阶段智慧农业在农业增加值中占比还比较低,还不能完全适应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个实际需求,农业农村更加适应发展,对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的需求非常迫切,这预示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如何顺势而为、助推发展,由于时间关系,这里仅提四个问题,我们要重点解决好和把握好。
第一,要以科技创新驱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农业实体经济进行深度的融合。目前,农业产业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产业发展业态,比如农业+林牧渔形成了新的农业形态,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形成了复合型农业,农业+文化+旅游+康养等形成了创新农业,农业+信息产业形成了智慧型农业等等。这种农业产业发展的态势为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进一步进入农业农村领域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和平台。充分依托大数据,充分利用信息产业技术的成果推广相互深度的融合,通过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模式与业态创新等等,进一步加快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努力衍生农业产业的链条,增加附加值,形成高质量的产业价值链和供应链,全方位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第二,突出重点解决好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粮食安全问题,一是目前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保障基础还不是很稳固。我国每年生产粮食目前是6.5亿万吨左右,实际我们每年需求是7亿3千万吨左右,到2030年需求要达到7亿5千万吨左右,而且需求量在逐步增加,这就给稳定我们粮食产量、增加产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农村日益的空心化、老龄化带来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的建设和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案。比如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及农业传感技术、农业机器人、智能设备等广泛应用,可以有效代替人力从事农业劳动,实施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等一些先进的前沿的生产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进一步稳定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主要农产品的供给总量安全和质量安全。还有一个问题,农产品的卖粮问题,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解决农产品销售度,卖得出好价钱,是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的一个重要的保证。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可以形成有效的载体和平台,通过B2C、B2B、C2C等多种平台形成供给与消费、生产与需求,与市场有效衔接,继而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生产,使农民种养得好、卖得顺畅、卖得出好价钱,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有农业农村治理问题,实现农村的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根基,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充满活力、和谐有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乡村治理仍然是薄弱环节。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一系列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可以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可行的方案。还有农村金融问题,目前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的各类经营主体都有旺盛的资金需求,但实际上还难以满足,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的问题还比较普遍。目前全国各类的经营主体贷款的满意度不到30%,多数经营主体需要解决资金大多靠民间借贷解决,出来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借贷对象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征信信息不全,开展农业金融成本高、风险高、收益低,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积极性。但是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可以构建起农户和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体系,可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农业贷款的模式和方式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这大大缓解了农户和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的贷款难和慢、贵的问题,这为开展好农村金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努力培养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我们今天研究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离不开人才,既需要中高端的专业人才,还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农民,所以应采用多种形式、多层次加强培养各类人才。
第四,要建立健全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建设的法律法规、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建设,一是制定法律法规,做好顶层设计。上个月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乡村振兴数据法》,该法从农业信息建设、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的不同角度都做出了法规的规范,这为我们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法律的保证。应该通过国家有关发展战略,结合实际,做好相关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性发展任务,提出相应的政策和举措。农业农村部已经制定下发了《发展数字农业农村2019-2025年发展规划》,并组织了数字乡村试点。应注重与国家战略的相关衔接,必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要建立形成管用的利益连接机制和激励机制。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各个经营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所以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形成既符合产业发展实际,又能充分调动参与各类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利益连接机制。同时,我们要制定由相关的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三是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的建设牵扯部门多、牵扯面广,应强化组织协调,统筹各方资源,形成有效合力,共同推进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建设与发展。
相信随着我们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努力,随着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进一步在农村领域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的建设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最后,预祝这次高端对话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曹煊一):非常感谢李春生副主任的精彩演讲。李主任讲到,现在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其实有很多,但是哪些重点难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粮食安全、农村严重缺乏劳动力,农村有效治理、人才的缺口,还有金融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可以说真的是我们现在广大的农业农村所面临的棘手的问题。当然,也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好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大数据时代、智慧农业的时代是可以找到抓手的,可以迎刃而解的,这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同时我们也看到,您所说的做好顶层设计,现在国家已经在一步一步落实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了,也让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可以有法可依。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数字农业、乡村振兴一定会形成合力,未来前景非常的广阔和美好。
接下来有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先生。掌声有请魏所。
魏后凯: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到美丽的贵州、爽爽的贵阳与大家进行交流,也感谢央视网的邀请。
大家知道,今天这个会议主题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大数据产业是贵州省作为一个后发地区实现绿色跨越的典范。我记得前些年我在组织贵安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贵安新区产业发展规范时,那时贵安新区的大数据产业刚刚起步,但是现在看起来,我们已经发展得很好。我相信,依托大数据产业的优势,以及这些年来贵州省在农村改革方面的一些先行探索,我想能够有力的推动数字乡村、智慧乡村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乡村的全面建设。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全面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
魏后凯: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8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们的乡村振兴要取得重要的成绩,我们的制度框架体系要基本形成,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要实现总书记提出来的全面实现全、美、富。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更重要的是,我们脱贫攻坚目标的全面胜利,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完成,我们‘三农’工作的重心将从过去的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
现在大家都知道,从今年开始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将是我们‘三农’工作的一个中心路。
大家可能会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全面”怎么来理解?我们认为,这个“全面”具有丰富的科学内容。首先从工作力度来看,按照总书记的话来说,我们就是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首要中心目的。
从这些领域来看,我们的乡村振兴使乡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的重心,同时还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个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乡村振兴促进法》,就是5+1,五个方面的重心+城乡融合发展,它是全领域的。
从领域范围来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单纯是沿海的发达地区,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还有刚刚脱贫的脱贫地区,都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对于贵州来说,因为过去有很多是贫困县,现在刚刚脱贫,我们在过渡期以内要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
从政策层面来看,这些年来我们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我们要全面推进落实,以出台的各项规划、行动、方案、法律制度和政策,使这些政策、规范、法律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这也是全面推进的一个应有之力。
讲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跟脱贫攻坚不一样,脱贫攻坚是攻坚战,主要是通过外面的帮扶来“两不愁、三保障”来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同于脱贫攻坚,它是持久战,一定要找内生型的乡村振兴之路。我把乡村振兴归纳为12个字: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我们要在坚持党领导的前提下,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继续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优化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和和强农惠农政策,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不能说是救护、包揽天下,我们同样要发挥市场在推动中的配置作用,我们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来激活市场来全面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和内生动力,提高内生发展的能力,走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是我的归纳总结,有的学者不一定同意我的观点,我认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不一样,一定要激发内生型发展道路。有人会问什么是“内生活力”,我的想法“内生活历”就是来自于内部的活力、内生发展系统的有机整体,我们要依靠改革创新来激发我们的活力,增强动力和内生发展的能力,要激发内生活力。同时,我们还要保持积极向好的全面振兴的发展态势。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构建多层次的发展共同体。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城乡发展共同体,一是乡村发展共同体,这种多层次多领域发展共同体,是我们激发乡村振兴内生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重要载体。从城乡发展的共同体来看,要按照城乡互补、城乡互促、城乡互利、城乡赋能的原则,打造五个方面的共体:教育、医疗、文化、生态、产业的共同体。从乡村发展的共同体来看,我们要通过农村产业融合、产业链建设以及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互动,形成包括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等等在内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比如说现在很多从事支农下乡,不能说农民不挣钱不行,也不能说单纯支持农民挣钱,资本年年亏损当然也不行,要提倡多能的局面。有一个案例,成都市郫都区通过五轮驱动:党建引领、改革驱动、产业支撑、文化赋能、开放推动,促进城乡融合,推动乡村内生发展,而融合推动了共享,内生跟共享形成了相互作用的关系,最后形成了内生型的发展格局。我归纳为“改革创新是动力,融合是路径,共享是目的,内生是机制”。从去年的情况来看,虽然郫都农业GDP不是太高,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处于很低的水平(1.61),比原来的发达地区都要低。
我们在激发内生发展的活力过程中,首先要守住粮食安全,这是我们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底线。要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粮食安全从政策来看有充分的保证,我们做了测算,自2015年以来,口粮的自给率都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都高于95%。但从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来看,现在我们比较担忧的主要是饲料粮、肉类等的价格波动,受到一定的挑战。再就是我们的油料,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足30%,我们的大豆85%依靠进口,进口大豆90%以上来自三个国家。我们的油菜籽90%以上进口来自加拿大。棕榈油99%以上依靠进口,来源于两个国家。我们的进口依存度比较大,这些来源比较集中。所以中央明确提出,我们要推进进口的多元化。但是我们想,从长远来看,我们的粮食安全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比如说供给来看,我们的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耕地撂荒现象研究,耕地“非农化”屡禁不止,耕地流转中的“非粮化”甚至“非食物化”问题凸显。粮食生产向少数主产区集中,主产区数量和范围呈不断缩减态势。实际上就是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阵地转移给了中西部地区,我想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中央和地方政府,是发达地区和后发地区根本的责任。
从需求来看,我们的粮食消费量还会不断增加。随着消费的转型升级,我们产业产生的结构性矛盾也突出。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要分层次、分品种的大粮食安全战略。这次“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保障重要农产品的安全,要进行分品种。
一定要建立一个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通过法制化、规范化,规范的相关制度安排,建立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这次《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建立这个长效机制。比如乡村产业振兴、多元化资金投入、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共设施管护营运、乡村治理等等都需要长效机制进行长远谋划。在外出打工根政府转移性收入占了75%以上,我觉得这不可持续,一定要建立一个依靠农业农村,有农业产业支撑的可持续的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激发内生活力关键在改革创新。包括土地改革、产权改革、企业组织改革、支持保护体系。一是全面深化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二要全面落实和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三是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四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等入市。五是通过市场交易加快建立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推出的长效机制。
进城落户的农民越来越多,现在中央明确要保护他的权益,他在农村都有承包地、宅基地,还有集体经济的收益权等等。现在中央已经明确要依规自愿有偿退出。建立进城农民“三权”退出的市场化机制将是今后改革的基本方向,我们的想法应该在“三权分制”的前提下,尤其是宅基地改革,要扩大交易半径,增加开放性。现在我们的法律规定,宅基地是可以在一个村的范围内进行交易。大家想想一个村的交易半径有多大,这么小的交易半径怎么能够形成市场,没有市场哪来的价格,没有价格怎么来解决农民财产收益权。所以下一步就是要扩大交易半径,增加开放性,为农民的财产增收开辟新的渠道。
以上是我讲的主要观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主持人(曹煊一):非常感谢魏所长慷慨激昂的演讲,让我们对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我们要走好城乡融合的发展道路,魏所给我们提出了乡村要激活内生力的解决方案,守好粮食安全的底线的解决方案。我相信给我们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有更好的启迪和启发。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奇安信集团首席战略官、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院长刘勇先生。有请刘院长。
刘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
首先要感谢组委会,感谢央视网的邀请,能够与大家共同交流“大数据助力乡村发展”。刚才几位专家都讲到了乡村振兴,我也深受启发,乡村振兴核心是一次深层次的改革,不仅是有机制体制的改革,还有技术的变革。
数字乡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重要抓手,通过建设数字乡村,一是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益,能够更好集聚生产要素,激活农村地区的生产。二是能够发挥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提高涉农人群的知识技能、提高产出的价值和效益。三是可以发挥数字技术,释放普惠效益,改善农村软环境,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近几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涉农信息化发展,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对数字乡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从农村电商到“互联网+农业”,从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到现在提出的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一系列部署,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应该说如今的乡村发展已经离不开相关的信息技术设施。随着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深层次的应用,网络空间的风险也延伸到农村地区,非常遗憾的是在相关文件对这一问题重视还不够,仅仅是提出了需要加强涉农网络设施的网络安全工作。但实际上在我们的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不仅仅是网络设施,还包括了为农的综合服务平台,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这些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今天农业农村生活赖以发展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一旦发生网络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在达沃斯论坛中,相关的专家已经把网络安全作为全球需要应对的五大风险之一。据相关统计,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有超过200多万种病虫蠕虫,据相关统计,每11秒左右就会发生一次网络勒索事件。在今年,有可能网络勒索的金额要超过9千亿美金的规模。根据我们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在刚刚发布的《网络安全态势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在去年新增收入的软硬件漏洞数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将近30%。面临这样的一个重大风险,农村地区也不是世外桃源。根据相关研究机构发现,在我们相关智慧农业设施中还是存在很多的后门和漏洞,应该说网络供给和黑产的勒索是我们需要应对的第一大风险。
第二大风险是数据窃取和大规模数据泄露。随着信息化发展和大数据飞快建设,在2020年全球数据产生的量预计超过470亿TB,2030年会超过2万亿TB的规模,相关的网络风险日益突出,大量的数据平台被黑客组织和不法分子关注,很多数据泄漏事件影响到了用户的隐私和正常的生产生活。
第三大风险是涉农APP被不法攻击和利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下沉,涉农人群接触信息化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安全防护意识淡薄产生了很多悲剧,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也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里提出三方面思考,一是要加强涉农信息基础设施,用自主网络安全框架去提升我们的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对于今天很多的勒索方式已经跟传统的网络攻击产生了新的融合,不再是简单的病毒扩算,而是利用新型的网络攻击的载体,甚至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植入。基于此,我们需要在信息技术底层到应用构建层层防护体系,在信息和数据流转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相应的网络安全防范,才能有效抵御各类的网络攻击。
二是需要基于可信的网络平台释放农业大数据的价值。就在昨天的开幕式上,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在其中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试验多方安全计算、数据砂箱等技术模式构建数据可信流通的环境。基于此,在农村大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用一种新型手段去提升我们的安全防护。在这里我们希望相关的政府部门能够探索建立构建一个可信的计算平台,使外部的程序可以运行,相关数据可以放在该平台中,通过数据不动程序动的方式,使数据可用而不可见,能分享价值而不分享数据,把我们的创新更多集中在数据的算法、分析,而不是说现在简单的数据交易。
三是要建立一种体系化的乡村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对于乡村领域的网络安全工作应该有一个系统化、一体化的整体考虑,无论是相关基础设施还是网络安全应用管理,都需要各个部门形成合力,建立一种联动协调工作机制,通过相应技术手段与安全管理措施的融合来进一步提升对乡村数字安全治理的能力。
对于乡村数字安全的发展,作为奇安信这样的龙头企业也希望发挥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首先,我们将提供相应网络安全整体的解决方案,依托奇安信已有在多个领域比较优势的安全产品,形成系统化、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提升整体性的网络安全解决能力。相关安全解决方案入选了工信部网络安全的优秀案例。
二是在我们知道怎么去防护网络安全的同时,这些安全基础设施是不是真的就安全了?我们还提供了网络安全众测服务,依托平台上通过众测的方式,帮助客户检验自己的关键设施系统是不是达到了安全防护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提供软件供应链安全服务。奇安信作为国家发改委联合17部门启动的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的首批倡议单位,我们推出了原代码安全在线检测等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就在去年,美国发生的太阳风网络攻击事件,席卷了众多的军事单位,其核心问题就是在软件开发阶段没有很好做到安全管理和规范。
我们数字化发展到今天,我们大量的软件企业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软件产品,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安全机制,往往忽略了软件开发的一些安全规范,在开发过程中,无意识的会产生很多漏洞,这些漏洞往往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在源头上杜绝这些网络隐患。四是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没有攻不破的网络,没有打不坏的堡垒,一旦真的发生了网络安全事件怎么办?奇安信创造了全球第一家应急响应服务机制,我们专门有一个4009727120,这是作为网络安全应急的120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流程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目前我们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省会级的城市可以在2小时内得到响应。近期,我们将联合国内其他网络安全企业,共同建立应急响应的联盟,共同提升应对网络空间风险的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组委会,感谢央视网的邀请,预祝此次高端对话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曹煊一):非常感谢刘院长的精彩发言。网络安全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从农业的发展来说,如果说我们的信息化的农业农村发展网络被不法分子利用的话,损失不可想象。对于个人而言,在现在信息化的时代,每个人的信息自己看起来好像是一条两条不那么特别重要的信息,如果一旦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形成信息链的话,无论是在灰产还是黑产中都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危害。刘院长跟我们分享了,我们知道公安部对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重拳频出,但现在电信诈骗案件仍然是持续高发的态势,并且对于公安人员破案来说成本非常高,用时非常久,但是追缴损失非常难,因为很多犯罪分子都隐藏在暗处。我们更加需要奇安信集团等为我们提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也对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法有了信心,也更加放心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接下来掌声有请大龙网集团董事长冯剑峰上台。掌声欢迎。
冯剑峰:大家好,我是大龙网创始人冯剑峰。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大数据的赋能,以及大数据在哪些场景里面可以为乡村振兴的工作做出贡献,分享一些案例。
前一段时间,我走访了一些地方,比如说乳山生蚝、蔚山的小龙虾,这些地方都有中国知名的地方性产品。本地的产品从生产到粗加工到精加工的企业云集。走访了这些企业,我们发现他们还是有痛点,集中体现在对于产品品牌权的控制权、渠道。很多时候各个地方叫知名产品的生产基地,但是在销售时更多依赖于外面或者说少数的渠道来控制地方销售、走向、定价,真正的实惠和好处并没有落到地方。所以我今天讲一些案例,有没有可能通过大数据赋能的方法帮助乡村生产型企业和产品,取得一些在品牌、品控、标准、金融、渠道方面的一些助长和增量。
我挑选了几个案例。案例一,大数据如何帮助一个地方建立自己的农业精加工产品的品牌。各个地方好产品很多,比如说阳澄湖大闸蟹是标准化、品牌化做得比较好的地区,但是中国还有很多2394个地方性知名品牌的基地,但大部分品牌的品质和品控违法被消费者认知,很多时候在线上线下选购时消费者还是很担心。比如甘南脐橙,我们少一个品控性标准,也就是说去讲述我们的产品是怎么好,好在哪里,特别是线上的电商货。讲述一个产品,建立一套新的标准体系,比如说祁门红茶,因为它的产地和历史,过去获得过巴拿马金奖,但对于新兴的消费者来说,由于品质上的差异,对每一个红茶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品控或者说消费者评级体系,比如说甜度、香度、爽口或者茶碱、茶多酚的含量,这些都是消费者所关心的品控标准,为此我们做了一些尝试。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们选了一个县城,这个县城是一个红茶大产区,在八十年代甚至出现过买全国卖全国的中心,但后来随着市场升级、渠道发展,本地集货的功能和销售的功能都消失了,但在本地还是大产区。我们尝试联合几家单位发布一个品控标准,目的是帮助消费者如何更好的选品。好比大家选一个洗发精,有时候会看牌子,也会看自己是什么样的头发,比如干性、油性,这是新兴的尝试。通过设立品控标准,再由地方设立品控中心,再有市场性的企业,公关公司对设立好的标准讲好产品故事,最后一个良好的品控标准,新的供应链对接到渠道。这种由标准到评级,由评级到品牌,这样的赋能方式为我们的产品推向市场取得渠道的话语权做出一些贡献。所有这些工作都基于一个基础,不是因为个人的理解,而是由于通过这个产品在市场上的流传,大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我们得到一些标准的制定。
案例二,大数据有没有可能通过推动金融赋能为乡村振兴的企业和生产者带来好处。这里讲的案例是农业产品的精加工大市场,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大市场,我们可以理解为农贸大市场和农批大市场,这些大市场很多都是前店后园的模式,很多这样的档口老板其实是缺资金的。另一方面,从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都有大量想支持中小商户普惠金融的贷款,但是两者之间有不通的地方,中小型生产型农村背景的企业和农户来说,他们经营性的数据不透明也不规范化,很难成为银行的征信数据。反过来讲,银行很难直接把服务提供给这些企业。这时候我们研究了一个新产品,基于一种场景,在所有的大市场里都有一种场景是一直发生的,叫“运贸通”(运输和贸易场景)。我简单分享一下,只要改变一个农户卖家的简单习惯,银行就能拿到一手的数据,而且不是通过平台提供的。很多时候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也是不可靠不稳定的。首先是改变这些农户和卖家的收款的方式,由银行提供收款码、二维码,银行就会掌握资金流。其次是银行跟平台在地方选择制定的物流公司,这些物流公司是正规的并且可以向银行提供第三方数据,通过物流数据获得买家信息、卖家信息、价值、定价等重要信息都可以取得,这样银行就获得了对该农户和该卖家的征信数据,而我们也获得了为两边实体服务的机会。“运贸通”是通过大数据赋能的方法帮助农业商户和银行做对接。
这个案例比较有意思,它是以进口为主,中国目前有很多品类是严重依托与进口的。但进口跟下游的生产、制造、加工,以及再下游的渠道很多时候是分散的。比如从天津进口、青岛进口,但加工制造可能是在河北,最后的品牌可能是在上海、北京、杭州。山西大同就有这样的例子,早期是靠地方性政策支持,将某一个品类的进口引入到保税物流中心,再无由保税物流中心往下游聚集这些加工分销的企业,最后由市场性品牌公司将行业赋能,讲述好单个品类市场的故事。这个案例是通过大数据品类分析、品牌赋能,将某个品类在中国形成地域性的全国知名品牌供应链。
案例:渠道赋能。中国有6亿多乡村人口分布,很多时候乡村除了农业、农产品,农产品的深加工还有一些小作坊的制造业。这些制造业不要小看它,这个案例是我们服务一个镇、几个村的产业集群。这个镇做的手工用品覆盖了东南亚和非洲国家70%的中低端的相关生产的集散地。早期当地的农民、工人利用农闲、小孩上学的时间或者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做分散性加工,但是却占据了很多国家70%的中低端的生产力,但获取的利润很低,很多时候非常低端。要让他们赚更多的钱,要让更多的利润留在地方,有相当长的路可以走,我们打通了一个新的关节。他们做的这些产品,以前可能是供广州、杭州市场,再由广场、杭州市场供到印尼雅加达的市场,再供到下面的万隆等地方。有没有新的机制,我们国家大力推广的数字贸易,将中国地方的乡村农村土特产产品和手工产品,让全世界“一带一路”的新兴国家通过这些渠道向中国的乡村乡镇进行采购。我们做了试验,这是可行的。这个案例绝对不是大家理解的帮助农民在亚马逊上开个店,这是很多农户做不到的,这种模式确实需要大数据的赋能和驱动。比如说我们选定一个品类,这是一个手工制作的产品,比如茶叶。比如2.6亿人口的印尼,红茶下游的批零渠道商在哪里,他们的产品包装的颜色、口感和口味,目前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手段进行搜索和追踪,我们设立了海外服务中心直接对接,一个行业在一个国家下游的批零兼售联合进行,帮助农户工厂组织货源进行生产,帮助农户工厂进行对接,涉及的线上交易、线下物流、收款等信息都由平台完成,叫“两端渠道下沉,线上线下激活的方式”,有可能将中国很多城镇县区的企业和产品,跟全世界市场进行对接。这个产品是很有趣的产品,我展示一下,以前这个乡镇的产品可能只是给老外供货,竞争对象是斯里兰卡的红茶生产商,因为我们掌握不了渠道,从来不知道包装和标准是什么,通过这种渠道的对接和大数据支持,有可能品牌赋能,有可能讲述中国新国潮的文化,这是面向东南亚国家推出的一款产品。向海外市场推出,以大数据赋能、品牌赋能、品控赋能、标准赋能、金融赋能、渠道赋能的综合赋能情况下的新产品。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具体一线市场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更多机会通过大数据赋能,联合更多企业,帮助更多地方,能够实现产品的出口、产品的线上贸易和内贸,帮助乡村振兴做出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曹煊一):非常感谢冯董给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宝贵的经验和案例。现在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民以食为天,大家对吃到嘴里的东西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无论是水果、粮食和茶叶,大家都会问它是不是绿色的,因为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刚刚冯董分享了对标准的控制可以倒逼产品的品质,这样广大的优质农产品才能真正走向全国、走向国际,并且能走得好走得久。
接下来有请的是华为副总裁、ICT产品组合管理与解决方案部总裁马海旭上台给我们带来精彩的主旨演讲。掌声欢迎。
马海旭: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上午好!我是华为公司负责产品与解决方案规划,以及面向行业解决方案的总裁。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高端对话。
俗话说,五月人备马,五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农业劳动生产的好使节。在五月的日子里,我很荣幸能够代表华为公司来到美丽的林城贵阳,与各位嘉宾共同分享华为在农村农业在整个信息发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我们画了张图,把农业分成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的1.0,是以人力畜力为主的,这个阶段生产效力比较低,主要是靠天吃饭,是传统上最原始的农业作业方式。农业的2.0已经开始使用机械,这个时候生产效率提升了,但规模化程度不高,而且粗放作业,造成了很多环境污染。农业3.0时代已经使用了部分物联网和生物技术,这时候在农业部分领域已经实现了局部自动化作业。在农业4.0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将被广泛应用,将推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实现全流程智能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省、各个城市有一定差异,所以我们有处到2.0的,也有到3.0的,部分到4.0的,但是整个国家是在2.0到3.0的过程中,未来跨越式增长将加速农业4.0时代的来临。现在我们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推进,年轻人加速聚集到大城市。1990-2000年农村劳动力人口下降了3.9%,进入21世纪下降了36.9%,远远高于前十年。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农村使用氮磷钾肥的粗放作业已经引发了消耗过高、环境污染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向科技要劳动力,还农村一片绿水青山,也是华为公司近年关注的问题,也是持续想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改变的问题。
同时,农村的社会治理水平、城镇治理水平,这几年已经有大幅提升。以医疗教育为例,农村缺少基础教育,看病难、求学难已经成为村民心中最大的难题。村民的安全保障也需要提上日程,而且农村里的老人、儿童占比超过一半,缺乏有效看护,在遇到意外时无法救助。华为也希望通过技术手段,让农民也能享受信息化发展的红利。
华为公司的愿景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感知是接触万物的信息,把一切信息连上网,实现数字化世界。实现无缝链接,数据是指导科学的决策,智能推动产业振兴。华为公司在把擅长的ICT领域,基于感知、连接、数据、智能四个方面,与全球数字化农业伙伴深度合作,在乡村领域展开合作。
首先在广东英德,我们帮助英九庄园构建了一套集产销于一体的平台,达到一座可持续的智慧生态的茶园。我们将茶田肥料的用量降低了50%,将虫害降低90%,确保茶树在不同季节都能产出合格的茶青。同时我们把RFID和区块链技术和茶饼结合在一起,实现一饼一新,使每个茶饼可溯源,真正达到精品农业,让消费者买得放心。我们在整个贵州也有类似方案,我们也在与他们积极合作。
在贵州省遵义市,我们也有很好的案例,我们把整个养蚕的全流程做了数字化,带来的好处是首先自动传感器监控,自动调节养育蚕的湿度和温度,把蚕的病死率降低了20%,提高了整个经济效益。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摄像头,智能识别并记录桑叶、药粉的播散量和频次,实现精准养蚕,确保关键的农事活动整个过程是数字化的,预计可高质量的蚕丝和产量可提升5%。
猪的案例,是近期我们与牧源集团的案例。我们提出了生产智能化,以前猪进猪舍时盘点一次需要4小时,现在通过人工智能摄像头实现秒级盘点,而且避免了人和猪的直接接触,大幅降低了生猪感染疫情的风险。经营数字化,是根据猪在不同生产周期的特点,匹配大数据模型,智能调整饲料配方和用量,加快流转和速度,可节省5%的成本支出,意味着增加的5个点的利润。我们实现了服务的在线化,通过对市场行情、供应链财务系统和生产系统的集成,我们能把整个养猪的数据在线化实时分析,能够让猪场的管理层实时准确的做出决策,提高整个的经营盈利水平。最后管理科学化,以前数据采集是要人工制表、填表,现在通过自动化采集,并自动生成采购、生成、管理效力,提升80-90%。
智慧乡村的案例,我们在广东清远提供了智慧乡村的可穿戴服务,为患有慢性病的提供一站式的管理服务,通过视频问诊,让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早诊断。我们通过智慧屏和在线课堂引进了在线教育课程,让村民和学生在家就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我们在这个村建立了安保系统,实现了人员轨迹的实时查询和轨迹系统,让大家提前识别和研判。对村内的老人的摔倒,包括儿童在河边戏水等危险事件,我们会提前给村里保卫人员预警,实现实时感知和智能预防。这一系列城市用的技术,我们在乡村也做了试点。
乡村的环境保护,构建美丽乡村,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愿景。我们在这方面用了5G+网络删格化的精细管理,对垃圾进行了管理,5G的删格化可以做到精准,包括提前规划环卫车的路线。我们通过算法提升了整个环卫线路的智能优化,使车辆的里程出降低20%,有效提升了农业环卫作业的效率。我们在部分地区做了秸秆焚烧污染问题的方案,我们给运营商打造了蓝天卫士方案,实现了秸秆燃烧的自动预警,定位的误差小于20米,大幅提高了农村污染治理的问题。
(图)我们跟合作伙伴的供应方案。我国“十四五”规划着重强调了优先发展农村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华为能做的工作有限,我们希望发挥我们在ICT的技术实力,能聚合全球最优秀的合作伙伴,为农业行业和农村整个方案提供主动的精准的智能的解决方案,助力国家乡村振兴迈向新的台阶。
金灿灿的麦田是我们的愿景,我们深知农业是我们的命脉,农业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华为愿与各位专家一起,共同开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新时代。谢谢大家。
主持人(曹煊一):谢谢马总。刚才您提到一句话,"以方寸之屏,管万亩茶田,"巧合的是,接下来这位嘉宾,是"以一人之力,管千亩农田"。让我们有请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彭斌带来主旨演讲。有请!
彭斌: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朋友们,早上好!
下面我分享的主题是“关于无人化技术”。无人化技术,并不是说未来没有人,而是通过智能机器帮助人,在很多劳动密集型的地方,不需要人的地方,通过这些机器和机器人来完成以前复杂的劳动。我是来自极飞科技的彭斌,我们是一家广东的企业,目前有2000人。我们在农业的行业里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近8年时间,我们服务了不少农田的面积。截止到去年年末,我们服务了大概900多万户的农户,服务的农田面积大概7.85亿次,大概1亿亩。
这个系统是什么样子?接下来我给大家展示。刚才很多嘉宾也谈到这个问题,讲农村人口的变化。没错,今天所有科技的使用,数据的使用都是基于这个前提,以前人很多,不需要这些数据和科技人就能干完事情,人工也非常便宜。随着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村人口也越来越老,以前不使用的科技也逐渐流程起来。在过去20年间,农村人口每年都以1%以上的速度在下降,每年有1千多万人从农村到城市。不仅如此,今天留在农村的人口大部分都是老龄化,或者说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在目前,农村从事农业相关劳动的55岁以上的已经占到34%,可以想像5-10年后中国的农村地区劳动力会非常缺乏,面向未来,五年里应该会爆发一次中国农业的科技革命。就像美国的农村一样,当年大量的拖拉机造成了美国的农村问题,我们的问题和美国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有新的机会,我们面临的大数据、AI时代也跟过去的内燃机不一样,我们有全新的改变这个产业的机会。
把原来由农民种地变成由机器人种地,我们要做三件事情:一是把农田数字化,即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在城市里,可以打车、点餐,非常方便,根本不用担心我们点的餐送不过来,也不担心打车找不到,因为城市已经数字化了。但是在农村却不是这样,每一块农田的面积到底多大,今年种了什么,长得怎么样,施了几次肥,到底收成怎么样,完全不知道。农村里数字化的设施非常薄弱,标准农田大多数还停留在土地的标准化,农田的面积、机耕稻、水利等等方面,只有在农田数字化之后,机器人这些无人化的设备、自动化设备才有可能真正在农田里大行其道。所以第一件事是数字农业基础设施。
二是精准农业装备。不是拖拉机上装一个精准的播种机,可能设备不再以拖拉机呈现而是以机器人呈现,包括无人机。目前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它也属于农业的精准装备。除此以外还有农业的无人车、农机的自动驾驶等等组成了这套体系。这套体系严重依赖于第一个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比如一台无人机在农田里飞行,它怎么知道电子围栏在哪里。
三是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农田如果都用机器人和更多自动化完成,生产过程的管理就不再用人来管理,就需要这套系统,比如种水稻和小麦,常用的方法是叶林法,一旦用自动化的方式,如果用摄像头、物联网的方式把数据传回来,我们知道叶片生长的状态,但是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施肥,处以什么样的农事技术,施多少肥,打多少药其实是不知道的。通过这样的建设,基本就能实现农业农田的无人化场景。
(图)左边是极飞目前所用的产品,已经在市面上销售的产品,右边是传统农业的主体。从左边可以看到,中国目前在生产环节里有2000多万台的小型农机,我相信贵州也有很多。这些小型农机定义是笑语1千瓦,随着智能化和新能源的发展,有无人机、无人车的设备逐渐和取代小型农机,起飞公司的成长也是伴随这个过程起来的。二是大中型农机,30匹马力的拖拉机,国内的东方红、雷沃,我们的自动化设备能帮助拖拉机实现精准播种。比如说开300米笔直的直线,人开不现实,需要辅助系统帮助来开。300米在平原地区是很短的距离,往往地头都有1公里长。最后是人,美国的人均、农田管理面积是907亩,中国人均的管理面积是10亩甚至不到,随着土地的集中和劳动力的减少,一个人管理的农田面积越来越多,这个过程会成为历史,未来的方式是通过遥感无人机,通过农田里物联网设施来帮助精准管理。今天中国还有3亿农民在农田里,随着劳动力的减少,这些人都会到城里去,农业和农田的管理会越来越现代化。
(图)空中有遥感无人机,帮助我们看到农田生长过程中的长势情况,农田里有播种无人机,自动驾驶的拖拉机,这些设备设备都会联网到云端,最终把人工智能再返回到这些执行设备上,帮助人甚至取代人在农田里劳动。未来的农村应该是机器人+人的农村,真正干农活的重活的都是机器。
下面是一个视频,介绍极飞公司的产品目前在市场上的情况。
(播放视频)
彭斌:上面的视频是目前极飞已经推向市场的产品和解决的问题。今天要完全构建一个无人化的生态系统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通过数据和科技的力量,通过无人化的设备、机器人的设施,未来能给乡村提供更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相信未来中国的农村会变得更美好。谢谢各位。
主持人(曹煊一):非常感谢彭总的分享。彭总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化农业的未来,我们真的由衷期待这场数字变革更快走向农田,推动农业数字化和农业现代化。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如今,大数据正在逐步融入到农业的生产、流通、加工、销售全过程,推动着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其中,物流作为连接城乡经济的重要通道,是推动农产品出山、更快打通农村电商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
下面掌声有请满帮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徐强给我们带来精彩的主旨演讲。欢迎!
徐强:谢谢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领导,上午好!我是满帮集团徐强,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各位分享一下满帮利用物流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尝试。
满帮集团是贵州本土的科技企业,我们是2017年11月份正式成立,满帮集团是在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为传统的物流行业赋能,为车找货和货找车提供更为高效、更为便捷的解决方案。目前,满帮集团现在注册的司机用户超过了1千万,认证的货主用户超过500万,我们覆盖的城市达到了339个,也就是说,除了台湾省之外满帮实现了中国的全域覆盖。
在贵州省贵阳市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满帮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了智慧物流平台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一家估值超过100亿美金的企业。
满帮通过智慧物流实现了对行业的战略增效和节能减排。中国公路货运物流的空驶率之前一直是38%,居高不下,通过满帮的努力把数据降到了34%,下降了4%的空驶率是很大的贡献。因为空驶率的下降,满帮也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每年折合碳排放是减少900万吨。
回到今天的主题——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可以看作是扶贫攻坚2.0版本。回顾一下几年以来,满帮如何在扶贫攻坚方面的努力。2018年开始,满帮在全国扶贫办指导下,开展了叫“载重力扶贫”的项目,这个项目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优秀案例。这里面分为四个部分,产业扶贫、伙伴扶贫、教育扶贫、定向扶贫。产业扶贫主要是发挥自己的优势,有些事情是别人可以做我也能做的,但有些事情是我可以做得比别人更有条件的,比如如何解决农产品运出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伙伴扶贫,满帮的扶贫不是一个人孤军作战,有一个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来做的事情。比如我们在陕西洛南县,我们跟当地的电商分支网点进行密集合作,打通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对于黔货出山,我们也付出了很多的思考和探索,我们搜集了大量关于贵州农产品的货源信息,包括茶叶、辣椒等等,我们优先把它推送给平台上的运力,同时向农产品的货主优先推送诚信好、价格相对低的优质司机,通过这样双向的精准匹配,提高黔货出山的效力。
我们认为乡村振兴一定是先要关注人,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满帮平台1000万的司机里超过80%出身于农村,每一个卡车司机背后就是一个家庭。按照每一个家庭3个人的粗略估算,这是一个涉及2500万人口的一件大事,所以我们把对于卡车司机的关怀作为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
(图)这是我们做的一些事情,左上角的图片是对卡车司机的相互救助,发生在唐古拉山口,情况非常危机,通过平台向我们呼救,我们利用大数据技术迅速筛查出在当时那个点附近的卡车,同时去甄别出电瓶情况,及时组织相关卡友前往救助,最后成功进行救助。右下角是去年在贵阳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卡车司机节,这里面优秀的卡车司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迹,有的是在疫情期间毅然向疫区逆行,是最美的逆行者,去运输物资。我们把这些事迹收集起来向社会传播,为这个行业传递更多的好声音和正能量。
“十四五”期间,我们计划采取一些举措来继续做好乡村振兴的工作。一是继续要通过智慧物流平台和产业为乡村产业兴旺做出贡献,数据我们的根本,希望利用好我们的物流大数据来做好这个工作。二是以工业基金会的形式专项扶贫火车司机。满帮工业基金会已经正式成立,首批拿出200万元对因为交通事故或者疾病需要救助的卡车司机及家庭进行定点救助。同时,我们也为1万名平台上的司机赠送保险和体检。三是加强对农村货车司机的教育和培训。对于卡车司机的群体,为他们举办多种多样的线上线下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的职业生涯的上升提供更多的空间。四是关注以乡村健康、乡村教育为主体的系列活动。
(图)上个月在贵州毕节织金县做的一项公益活动,除了以往,类似公益活动的捐资捐物以外,我们邀请了中国乒乓球队的队员教孩子们打乒乓球。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的又一项大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刚才几位嘉宾都提到了在各个领域为乡村振兴做出的方案,我们呼吁有更多的企业家和企业过来一起做这件有益的事情。
最后打一个小广告,满帮是一个合格企业,我们今年的主题叫与数博同行,让物流更智慧,我们的展馆在国际馆W1馆的展位,诚挚邀请各位嘉宾莅临满帮展台。谢谢各位。
主持人(曹煊一):非常感谢徐总的分享。也非常感谢满帮为配诵最后一公里所做出的努力,不仅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还特别人性化关注到了2500多万大货车家庭或者人口的个人实际问题。看到了乡村小学的孩子们现在的一些现状,也给予了非常多温暖的关心和关怀,人性的关怀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随着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深入融合,农产品不仅要"种得好",也要"卖得好"。近几年"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助农、致富增收"找到了一条新路径。
有这样一位嘉宾,她曾创造数秒售罄的销售奇迹,是直播带货行业的佼佼者;她是推动助农直播发展的标志性人物,她的扶贫助农公益直播,曾帮助数万户劳动者们增加了经济收入。让我们有请薇娅以视频的方式为我们带来助农直播的分享,请看大屏幕!
(薇娅视频)
主持人(曹煊一):谢谢薇娅的分享和祝福。同时再次感谢今天所有嘉宾带来的精彩分享。
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协作。把握好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好数字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共同的选择。希望各位嘉宾的分享能为奋斗在乡村建设一线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借鉴和启发。同时,期待大数据能够成为乡村振兴开新局的"助推器",让数字技术走进田间地头,共同缔造美好的乡村生活。
曹煊一:下面,让我们进入精彩的高端对话环节,我们将一同领略一场跨领域的前沿对话。首先有请本次对话环节的主持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我将把话筒移交给欧阳院长,由他来主持下面的对话环节。
主持人(欧阳日辉):谢谢煊一,接下来有请参与对话的各位嘉宾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建伟
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彭南峰
贵州电子商务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周凯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 金汉伟
话题:大数据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欧阳日辉:我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欧阳日辉,非常荣幸担任这环节的主持人。煊一是一个专业主持人,我是一个专业型的主持人。从2015年开始,我一次都没缺席过数博会,每次我都担任这么一个角色,要么是分论坛主持人,要么是圆桌的主持人。时间关系,我们直奔主题。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接下来我想请教几位嘉宾,您认为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或者发力的途径有哪些?大家可以用一个词或者几个词,或者一句话,简要给我们概括一下。
从最远的地方来,先请金汉伟部长开始。
先从金汉伟部长开始。您觉得大数据助力乡村建设的关键点是?
金汉伟:谢谢主持人,很荣幸参加今天这个对话。主持人问“大数据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我觉得就是“两个一公里”的问题,一是“大数据+农业”要解决最前端一公里的问题。就是让我们的农产品能够卖得出去,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问题。第二个一公里就是要解决“大数据+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是要把视线农村治理,重塑政府的业务模式、服务模式,实现让老百姓少跑路、数据多跑路。谢谢。
周凯:“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关键点应该是产业发展或者是发展产业,关键词概括是三个:一是优化,主要是指对现有的传统农业产业怎么提质增效,大数据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二是扩展或者拓展。利用大数据新的方式,怎么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优势拓展新的资源和行业,让农村和农民真正能参与到新的行业大潮中来。三是系统。因为乡村振兴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管是参与其中的政府、社会各界和企业,都要拿出大的资源去长期做的事情。
彭南峰:乡村振兴也提到了产业振兴是基础,产业还是要落到产品上。农产品的供给或者粮食安全以及菜篮子、果篮子丰富性的问题。就一亩田来讲,一句话就是农产品的流通大数据可以为我们的农户和农产品插上数字的翅膀,让他们长上千里眼和顺风耳,卖得更远卖得更好,让农民能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更多的人返回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刘建伟:我觉得,第一我们这个社会永远是,尤其是老人、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等等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群体。二是农业生产,效能不解决乡村振兴没有抓手。如果一个农民种的地的产出只能养活一个人或几个人,农村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什么时候一个人加上科技力量,加上大数据的助力,能养活一百人、一千人,乡村振兴才能真正达到目标。
欧阳日辉:你讲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和理念非常重要。今天早上从9:00到现在所有的嘉宾里还真没有人讲过“以人为本”的观念,你算是为我们整个论坛拔了很高的高度。谢谢。
下面,我们直奔主题。今天我们给四位嘉宾设置了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大数据赋能下的"智慧农业"。当今,大数据正在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数字技术从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工业,现在已经渗透到了第一产业,在我们的田间地头都能感觉到大数据代表的数字进行对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生产进入智慧时代具有巨大的作用。
遵义市余庆县是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我想请金部长给我们介绍一下,余庆县的农业技术和数字技术是如何结合推动农业发展,还有下一步你们准备怎么干,准备怎么样把数字农业推上一个更高的高度,有哪些规划?请您介绍一下。
金汉伟:余庆是“四在农家”的发源地,从全国农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来看,余庆低于全国发展水平。但从贵州和遵义来看,我们在全省的前列。目前,我们在如何利用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建设,第一是要实行产品追溯的溯源化,让老百姓买到的产品实现溯源,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第二是实现产销营销的数字化,就是要产销对接。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把我们的农产品卖出去,在这方面我们加强了网络直播、直播带货,把我们最好的农产品卖得更好、卖出好价钱。
第三是实现农业产业智慧化。让无人机、物联网、区块链在我们的农业上有更好的应用。余庆的农业耕作条件相对比较好,我们的自然资源条件也比较丰富,水资源比较充足。我们500亩以上的坝区有22个,农业产业的生产条件、耕作条件是非常好的。我们去年实施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以来,和几家运营商(广电、联通、移动、电信)都参与到农业新基建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各个运营商都在找村里的试点大区,大力推进了我们的农业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欧阳日辉:你今天讲到了很重要的问题,你说把运营商也引进来。我再追加一个问题,有一次我问组委会,为什么喜欢选我做论坛的主持人,有同志跟我讲,说你善于激发在座嘉宾们的潜力,把他们好的观点给分享出来。我就再追加问你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之间是怎么处理关系的?
金汉伟:我们在实施数字乡村工作上,政府和企业如何处置关系?首先政府搭台,让企业在平台上运营。政府主要是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和帮助,提供一定的资源优势,让企业更多利用自己的技术、资金、人力、人才来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我们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叫做“利用互联网思维让羊毛出在猪身上,牛来买单”这样一种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谢谢。
欧阳日辉:县里的探索确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希望在座的各位通过媒体传播出去政府的方案,多关注多帮助余庆县数字农业的发展,形成合力,把余庆县数字农业的发展打造出可复制的样本,推广到全国各地方,供全国各地借鉴和学习。同时也感谢余庆县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样本。谢谢。
欧阳日辉:下面我想问刘建伟董事长,刚才金部长谈到的余庆县农业技术发展,我追问了一个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这些问题特别在中西部的县里,数字农业的发展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也想请教您一个问题,目前我们的农业技术和数字技术融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或者说发展水平,另外结合您自己的实践,你们公司在农业发展方面有什么好的发展方案?这个方案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刘建伟:大数据是一个新的时代,包括数据的处理,即数据计算。数据解决的是信息的流转和汇集,及时比数据更重要的是计算。在农业农村方面所有知识和要素的深度融合集成中,我认为这才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要点。在我们眼里,数据计算是下个时代的要素,不能只看到数据。因为人类社会从事农耕已经数千年,多年积累的知识能力分布在各个角落,如何集成起来服务每颗庄稼和每寸土地,是新时代要解决的问题,这种模式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深度进步的综合表现,所以不要把数据只看作生产资料。我相信,下一步全中国最重大的生产力就是计算。我大胆预测,也许三年吧,我们政府工作报告一定会强调什么才是第一生产力,数据如果离开计算,它的价值是极其有限的。我们今天的社会所有的知识集成到一起,才是计算的能力,我们不能光看一个村一个镇或者农学院的技术,这是上一个时代的特征,不是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我们公司是基于数据时代服务,在数据方面,包括种子、农药、土地、庄稼、环境,我们试图把所有的秒级的实时动态信息能抓到云上来。更主要的是计算模型,也就是我们希望我们建的是一个能力平台,是个能力集成和要素集成平台。也就是说,眼下管这块地的和庄稼的不再是一个农民,而是全社会,而是我们这个社会古今中外积累的知识和能力。我们聚能的目的是为了赋能,是为了散能,聚集了以后要散到每个角落,每个村、每个地、每个庄稼,这是我们系统集成的目的。
欧阳日辉:数据计算、算力、算法都是我们未来非常重要要着重发展的关键。我追问一个问题,你们公司在算力算法方面,相对于同行来讲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刘建伟:我们做了两个阶段的事情,第一阶段我们有非常庞大的大数据团队,帮助算法算力的和农学家。第一阶段基于我们自己的能力构建算法算力。算法算力是全社会的,所以它必然是个开放的系统,是个集成系统。比如说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APP是苹果开发的吗?不是,但是APP这种模式是苹果建的。今天全社会的软件工程师都在运营,我们是建了一个全开放的平台,希望所有的农学家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够开放的贡献给平台。
欧阳日辉:这个事情首先是全社会的事情。贵公司的发展,应该是基于全社会对于你们的支持,结合你们的特点再打造新的模式,希望这个模式能够对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贡献你们自己的智慧。
刘建伟:是的,大数据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一个生态大融合的时代。
欧阳日辉:时间关系,第一问就不再请教两位了。进入第二个话题,话题二:发展农村电商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近几年,农村电商的发展对农业的发展,包括生产、销售、流通环节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领域里,一亩田是我持续关注了好几年的平台和企业,这个平台特色非常明显,我想请一亩田的南峰总讲讲一亩田的销售网络和平台到底有什么不同?一亩田在农村流通领域数字化升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工作对推动当今的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能够起到或已经起到了什么作用?
彭南峰:一亩田是2011年成立,到今年第10个年头,我们成立的初衷是希望用互联网的力量让农产品不再出现卖粮难的问题。我们的切入点是在打通了B2B的把关。大家现在接触比较多的是2C的平台,我们的定位是批发模式,因为农产品到目前来讲应该80-90%还是通过批发渠道走。农业部有规划,到225年网络零售额会达到15%,换个角度讲,五年后还有85%的份额未开发出来。所以如何让农产品更高效的走出去,我们认为打通产地的有一定规模和处置能力的供应主体,比如合作社、种植大户、经济人和合作企业,把这些集团的专业买家能匹配起来,这是最高效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搭建了两个平台、一个体系,这是数字农业的新基建。一个平台是B2B的线上平台,目前有3000万用户,1000万是产地主体,2000万是大的采购商、批发商。新发地是全国最大的批发地,一亩田汇聚了全国范围覆盖面积相对更大一些、主体更多一些、产地信息更多一些的平台。这些采购商,还有超市和企业,还有社区团购的团长,他们在平台上找符合他们需求的供应商。目前我们覆盖了2800多个县,产品有15000多种,SQ有700多种。我们通过买端和卖端信息化的匹配,包括货品的数字化,因为农产品非常特殊,大家可以看在C端买农产品可以直接看图片和价格,就买了。但是大家关注我们的平台上,是一种产业的角度去描述产品,包括经营主体,身份怎么样、程度怎么样,我们把买卖销售的两端进行信息匹配,让交易效率更高。
还有线下的批发市场,我们在全国54个批发市场建立了数字化批发市场的网络,我们现在有3000多个档口跟我们合作,把全国产地需要往批发市场卖的需求对接到批发市场,让产地的这些产品,原来可能只卖到附近的批发市场,通过我们平台可以了解到全国其他市场的价格、走势情况、销量变化,能匹配到更好的渠道。这是第二个平台。
还有一个系统是大数据系统,它能够每天了解到每个单品全国供需的变化,以及产地供应量的变化,以及全国采购商的变化。包括我们为一些县域主打的商品提供的单品的报告。我们从新龙凤梨滞销开始,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大数据是一方面,我们每天为县政府直供全国的物流行情,让他们实时调整价格,根据各地不同的采购需求是完善产业建设。这两年的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今年已经卖得很好,效果非常不错。随着逐渐订单的增加,扩大了规模,变成了合作社联社的负责人。B2B是产业互联网,能倒逼产地端自产业升级。我们希望通过市场端的拉动,让产地的新龙人更加的规模化,让他们更按照市场化标准去生产,更符合打造品牌的需求。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平台上更多的新农人把产品卖出去,卖到更远,卖更高价。
欧阳日辉:农产品流通环节是最大的痛点,国内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要高于发达国家2倍以上。在这个环节里面,你们公司有没有什么高招或者比较好的案例,减少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损耗?
彭南峰:基本还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除了产销信息不对称,还有流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产销对接,让产销更加高效。比如原来必须要拉到中心城市的一级批发市场,然后再由二级批发市场去进,这是多维道的环节。我们可以通过信息的打通,让二批的采购商直接从产地拉货,节省了这个环节,可以减少10%的损失。另外是物流的损耗,刚才满帮老总提到空驶率的问题。为什么农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国家政策已经给了农产品流通非常多的优惠政策,包括在很多高速路上给免费提供绿色通道,但是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就是因为农产品的空驶率太高,拉了一趟挂车过来之后,比如从广东到新发地,回去可能就空驶
欧阳日辉:我只请教你怎么把损耗率减下来?我不问价格
彭南峰:我们建了一个平台,就像滴滴打车一样,你把货拉到新发地,通过平台可以找新的货主,匹配路线,让你回去不再空驶,这样算起来就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产销的信息和物流的匹配,这是目前两个比较重要的抓手。
欧阳日辉:谢谢。昨天晚上我研究了一下贵州电子商务云运营有限公司的情况,你们是“一码贵州"的产品,请周总介绍一下这个产品?
周凯:"一码贵州"的定位是贵州省新的经济平台,如果要从线上了解“一码贵州”确实比较困难,我们是成立于2007年成立的,我们核心的目的定位是服务下乡、黔货出山。首先第一,简单用三句话总结,一码贵州是为了卖出贵州的产品;二是沉淀好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数据;三是真正把我们的产值做上去,让农民更有收益,城市也有收益。
我们的内容涵盖也比较多,既to C也有to B,我们的产品不一样,需要用不一样的方式进行销售。我们叫服务下乡,我们更多的人是要下乡到区县的,所以我们的人是贴到乡村、贴到田里面的,是真正把业务数据进行搜集
欧阳日辉:你们的服务包括哪几方面?
周凯:农民不一定掌握新的手段和方式。我们走到田间地头,从包装开始,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一体化帮助服务下乡。第二部分,不光有产品,我们还在全程做黔货云仓。在任何一个平台,点了支付以后还有上线交付的过程,怎么把黔货出山第一时间、高效的送到用户手里,我们有一套全省的云仓系统在支撑,就是有供应链的云仓系统在支撑。第三部分主要是农产品的数据。提到乡村振兴,现在种养有种养的大数据,流通有流通的大数据,销售有销售的大数据。一码贵州希望在区域内探索,能不能形成全产业链的大数据,不一定全貌的介绍了一码贵州,但是我们希望从黔货出山、乡村振兴开始,从数字经济的发端开始,逐步去做贵州的数字经济。
欧阳日辉:谢谢周总,下次我要去看看你们做的跟你们说的是不是一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旺,最后一个话题是展望未来,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理想的角度,我们想请在座的嘉宾展望一下大数据时代下的乡村振兴发展图景。
聚焦一下,请四位嘉宾探讨一下大数据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图景,你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发力,利用好大数据的优势推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我们来贵阳一趟不容易,我们要给贵阳人民通过这个平台向全国人民表达一下我们好的点子和想法。
刘建伟:整个大数据是人类社会的全新技能,在这样一个时代,整个社会每个角度都是全新赋能。我们比较关注的是人、钱、村镇。整个数据是一个生态体系,全社会也是生态体系,农村是大生态体系里的一个小生态,全社会在整个地球也是个小生态。
彭南峰:价值的体现就是让生产更科学,流通更高效,人民更幸福。从生产来讲就是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通过大数据做出科技的决策和科技管理。流通更高效是借助大数据做到更高效,农民通过手机操作更轻松更便利。现在还有个问题,生产端和流通端的数字化相对孤立,没有形成闭环,人才相对短缺,各地发展不平衡。我们一亩田来讲希望更多人才加入,投入到这个事业中来,我们希望跟事业单位的各个伙伴通力合作,形成联盟,能为政府机构提供非常靠的解决方案。
欧阳日辉:你讲的跟建伟总的是异曲同工之妙。
周凯:乡村在这个浪潮里应该要公平,怎么实现公平,第一是做大赶超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大数据的发展汇集到农村,这才是初心。这是第一个愿景。第二乡村振兴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现在九龙治水各段一段,自己去做,也是大数据,但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大数据,我们希望以开放的心态,全国大的企业能跟一码贵州化作,形成真正全产业链的大数据,从种养到销售的全流程的大数据。这也是我们的愿景。谢谢。
金汉伟: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后开启的又一项系统大工程,美丽乡村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大家也知道,余庆是“四在农家”的发源地,我们起源于2001年,在20年以来的征途中,我们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抓。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四在农家”已经成为遵义乃至全省、全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去年,我们开启数字乡村建设以来,我们继续以“四在农家”为抓手,推进我们的五个升级和五个振兴,我们希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达到的愿景。一是以富在乡村推进产业升级,即产业振兴的问题,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二是学在乡村,人才升级,推进人才振兴。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也知道,人才的缺乏是农村最大的关键,数据信息化的应用也是我们最大的短板和最大的难处,我们借助数字乡村建设的契机,加强了职业教育的培训。指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就是培养好“五个人”:农村产业带头人、农村文化传承人、乡村治理的接班人、乡村文明的传播人、乡村平安的维护人。
三是乐在乡村,推进文化升级。让农村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得到更好的传承和治理,利用“德治、法治和自治”的作用,推进农村文化治理。
四是美在乡村推进生态升级。总书记很关心我们的生态,春节前夕来到贵州视察了乌江的生态情况。所以要以数字乡村推进我们的生态升级。
五是四在农村推进组织升级。让我们的乡村变得有条理,治理更加科学化。
今年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提出,要让我们在实施数字战略上要抢新机,我们也紧紧抓住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契机,以此为抓手,大力在数字经济上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让数字中国成为大家共同期待的美好愿景,让我们美丽乡村也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家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业成为大家向往的产业,让农村成为美好的家园。
借此机会,因为我来自基层,诚邀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到我们积善之家、大美余庆去看世界第一场龙,观亚洲第一大高,欢迎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到余庆去考察、投资、兴业。谢谢。
欧阳日辉:谢谢金汉伟部长,讲得非常棒,既有高度也非常落地。我归纳一下刚才四位嘉宾对未来图景的展望,有三个点:第一生态。生态说了很多,在农业领域里生态尤其重要;二是人才,没有人才,我们这个伟大的图景是没法实现的;三是数字技术和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怎么样深度融合的问题。这是简单归纳。
时间已经到了12点过,但我看大家还不愿意离去,现在我们给在座的嘉宾3个提问的机会。谁先来?
提问1:我想请教刘建伟董事长,您认为目前国内智慧农业发展的瓶颈在哪里?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刘建伟:我认为现在的瓶颈主要是认知问题,实际上这是一场大变革,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这场大变革主旋律之下做的落地的事情。所以从更高的高度看整个乡村振兴,我认为这是未来解决问题的核心中的核心,大家的理念、视角要变一变。
提问2:我想请教金汉伟部长,余庆县作为国家数字乡村的试点县,您认为在推进数字乡村的建设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
金汉伟:谢谢。我们作为具体在数字乡村实施中的操盘手,我觉得在基层来说,第一要抓规划,找到数字乡村实施的主心骨。今年4月2日,余庆县率先发布了《余庆县数字乡村总体规划》,这为我们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建设起到了主心骨和压舱石、定盘心的作用。第二要找到落脚点,就是要找到我们具体的抓手。在实施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中,我们的抓手还是以“四在农家”富、学、乐、美,推进我们的数字乡村建设。第三要扫除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的绊脚石。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没有标杆也没有模板可寻,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施数字乡村建设中,我们感觉信息壁垒还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基层,数据大多还是有信息壁垒,形成了各自的数据烟囱,最需要的是把数据进行整合和应用。在试验中,我们感觉到农民的数据应用问题和信息化应用问题,是难点也是短板。在余庆,我们实施了“一码、一盒、一平台”,“一码”就是数字门台,“一盒”就是数字机顶盒,和村里视频对话等,提升老百姓数字应用的能力。“一平台”是搭建了“一在农家”数字化平台。通过这些方式来推动数字乡村的试点建设。谢谢。
提问3:欧阳院长您好!我想请北京一亩田公司的彭南峰总您好!请您详细介绍一下一亩田又是通过哪些方式实现供采双方的精准匹配的?谢谢。
彭南峰:这是我们的抓手,我们的初心是让买卖双方效益更高,最终的结果是快速去找到彼此,这是竞争匹配的问题,这是重要也是关键。还是说到算法,千人千面,把买方和卖方的画像尽可能的精准、尽可能的详细。比如供应方来讲的身份是什么,是合作社还是经纪人还是龙头企业,卖的是什么产品,产品存在的位置和规模、做货能力,以前卖到哪里去,是供到批发市场还是超市,或者供到机关食堂、餐饮企业,这些对采购商都是判断的维度。采购商来讲,通过线上的交互我们会判断他是什么身份,是什么区域,对货物的需求,我们通过后台的算法进行精准匹配,尽可能让大家快速找到彼此,提高效益。
欧阳日辉:谢谢四位嘉宾。快乐的时光过得很快,我们已经聊了一个多小时了。感谢四位台上的嘉宾,也感谢台下所有的嘉宾,谢谢你们。
我这个环节到此为止。爽爽的贵阳,明年我们再来相聚。下面,我把主持的权利交给美丽的煊一。
曹煊一:谢谢欧阳院长的精彩主持,也感谢四位嘉宾带来的真知灼见。谢谢你们。
刚才的高端对话让我们感觉到意犹未尽,再次感谢今天所有到场的嘉宾,为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与智慧。由衷地期待以本次高端对话为开端,未来能够汇集更多探索者的实践经验,共同打造"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国方案,助力开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未来!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的相约到此就结束了,期待未来美好的相遇。再见。